第 35 章 我很好说服的 (第2/2页)
【可惜萧挽澜将军去世的太早,没能等到照相机的出现,我们只能通过画像欣赏锦京第一美男的风采了。】
【……我真服了你们这些花痴。】
【但是那个时候昭景大帝根本没见过宋衡,他长得再好看有什么用?】
看到这里,萧挽澜努力让自己坐得更板正一些,调整了一下角度,力争将自己最完美的侧颜留给安尽看,见她没分给自己一点眼神,又变得委屈巴巴,“公主……”
“怎么了?”安尽不得不看向他,见他委屈的小表情,突然灵光一现,“你最好看啦。”
萧挽澜这才满意又骄傲地转了回去。
至于他去世得早这件事,看来要向公主学习一下养生了。
【所以针对这件事,现在基本上分为三个观点。】
【其一,昭景大帝早就察觉到了乱世将至,所以提前寻找可能在乱世里开创一番基业的人,大部分都被收服,不能收为己用的就派卧底在那人身边,伺机而动。】
【其二,郑朗和杨云逸早就是昭景大帝的人,但救下宋衡是意外,只是宋衡后续展现出来的能力让昭景大帝上了心,便命郑朗和杨云逸在他身边见机行事。】
【其三,郑朗和杨云逸是后来才背叛了宋衡,投靠了昭景大帝。】
【第三种不太可能吧,那么多史料是假的?】
【哎嘿,他们还真以为都是假的,是昭景大帝后来编的。】
【……神经!】
【主播其实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有明确的史料能证明其存在漏洞。】
【之所以有争议其实还是因为第一种听起来离谱,但是各种记载和出土的各项史料都没有找出漏洞。】
【而且其实并非不能理解吧,当时昭景大帝不止在宋衡身边安插了卧底,只不过他最有名而已。】
【比较典型的还有杨甘,他虽然没能入选昭景四大名将,但手上也有不少国命,只是他刚起事就被卧底说服投靠了昭景大帝,在四大名将熠熠生辉的名声之下,显得存在感比较低而已。】
【大周名将的评选标准——手里有几条国命。】
【哈哈哈,这标准也是很硬核了。】
【我知道这个杨甘,昭景大帝派到他身边的卧底叫李枝对吧?】
【没错,就是杨枝甘露组合,杨甘和李枝的关系还挺好。】
【对啊,杨甘一直视李枝为恩人,说此生做得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听了他的话投靠了昭景大帝。】
唔,杨甘,安尽对他印象还挺深,一个原因是就是这个杨甘谋反牵连到了郑朗,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她读到杨甘这个名字的时候突然想喝杨枝甘露,于是就给自己点了一杯。
至于李枝,大概是凑巧有这么一个人,把他分到杨甘身边,可能是她的恶趣味。
【还是很好解释的,可能昭景大帝还在很多人身边安插了卧底,只不过那些人都不怎么出名,所以我们都不知道而已。】
【第一种说法也是现在史学界主流的说法,不过考生们不用纠结,这种带点争议的一般不会作为考试内容。】
“你们为什么不劝我呢?”宋衡带着质问,十分委屈地看向郑朗和杨云逸,“我还是很听劝,很好说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