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懒懒的安尽 (第1/2页)
【这本草稿大多记录的都是安玉姝和昭景大帝的对话。我们从中能够明确的看到,经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甚至是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这些经济学名词都是由昭景大帝所说出来的,她甚至给了一个大概的解释,后续由安玉姝再做的补充,并形成完整的体系。】
【我记起来了,我好像看过一部电视剧,里面讲昭景大帝在蛰伏时期经商,制备出了白糖,本来是已经装船,准备出售的,但是遇到了意外不得不放弃,属下都有点舍不得,她当时就说了一句“沉没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是不是?】
【我好像也看过,是那个按照《安尽正传》拍摄的《寒江渡》吧,这剧当时可火了,我觉得挺好看的,虽然后来被批历史虚无主义。】
安尽:……要不还是说回经济学的事吧,别再提这本书了!
【说起《安尽正传》,我有点好奇这里面是怎么写《经济论》这本书的。】
【《安尽正传》只写到昭景大帝前往淇县之前,后面的内容是没有的。】
【好可惜啊。】
幸好,一点不可惜,安尽松了口气。
【那昭景大帝为什么不自己也写一本,我好像没听说过她留下什么著作。】
【她是皇帝哎,批奏折都批不完吧,为什么要写书?】
【虽然但是,主播觉得昭景大帝不写书,可能与她本身的性格有更大的关系。】
【你不能指望一个连批奏折都能省则省,能写一个“可”绝不写“可以”,能写一个“安”绝不写“朕安”的人,写出一本几十万字的长篇巨著吧?】
狂热批奏折爱好者武兴帝沉默了一会儿,吩咐道:“把三公主这几天批的请安折子拿过来。”
安尽:!!!
离得近的大臣听到心中一惊,他们早已知晓三公主住进了凌秋殿,可没想到武兴帝都开始让她批复奏折。
虽说只是一些请安折子,但已经迈出了这一步,离真正参与朝政,甚至获封太子的时间还会远吗?
都是位高权重,沉浸官场十数年之人,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各有打算。
安尽默默地看着武兴帝翻开那一堆叠得整整齐齐的奏折,心中万分无奈,她与武兴帝不同,毕竟武兴帝情绪上来了,一个请安折子都能批复个几百字的小作文,安尽真不是懒,她只是单纯地觉得这种折子就不该出现,浪费所有人时间。
她试图为自己分辨一二,“父皇……”
武兴帝抬手打断她,一直翻到了最后一本,神情有些怔愣。
这不是一封请安折子,而是关于淇县水涝赈灾事宜的折子。
许是当初拿错了,不过武兴帝现在并没有追责的心思,不同于其他折子上简略到不能再简略的一个“安”字,甚至就这个“安”字还越写越朝着狂草的方向发展。
这封关于淇县水涝后续赈灾事宜的折子上写满了批复,从怎么动员商贾富户到招用灾民以工代赈,官府借贷粮种农具以不误农时,再到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疫情,写得极为详细,折子上地方不够,甚至还另外粘了一张纸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