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实时数据的尝试:链接交易所 (第1/2页)
电话铃声在凌晨两点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陈帆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没有去接。来电显示是林悦的名字,但他现在顾不上说话。
就在一分钟前,他刚刚结束第三次尝试连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测试服务器。和前两次一样,请求包发出去后,只收到一个冰冷的“403 Forbidden”回应。防火墙没有留下任何调试信息,连接直接中断。
他调出命令行日志,逐行查看。IP地址正确,端口开放,协议版本匹配,甚至连模拟的用户代理字符串都照着公开资料一字不差地填写了。可系统就像一道铁门,连缝隙都不给他看一眼。
这不是技术问题。
他靠向椅背,目光落在桌角那杯凉透的茶水上。上一章还在为外部链接失效烦恼,现在才发现,真正的瓶颈根本不在数据内容本身,而在谁有资格获取这些数据。网页爬虫能抓到的是残片,手动录入拼不出全貌。要想让模型真正跑起来,必须接入源头——实时行情流。
他打开一份电子文档,《证券市场信息系统管理办法》(1997版),翻到第十四条:“区域性金融数据平台项目经备案后,可申请临时调用交易所测试环境接口,权限有效期不超过六个月。”
这句话他读了三遍。
这意味着,不是不能接,而是要有身份。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单位申报。他需要一个许可,一个盖着红章的证明文件,告诉交易所——这个人,可以信任。
他合上文档,转头看向墙上贴着的系统架构图。最顶端,“实时行情输入”模块一直空着,用铅笔画了个问号。现在,这个问号终于有了答案:不是技术不到,是门槛未过。
他起身,从档案袋里抽出那份“市金融信息化试点项目”的合同复印件。纸张边缘已经有些磨损,但关键条款依然清晰:“承担单位享有本项目相关数据资源的优先调用权。”
这是一条活路。
他坐回电脑前,开始整理材料。系统演示文档、项目立项书扫描件、中期验收报告、代码结构说明……每一份文件都被命名归档,按顺序放入一个新建的文件夹:“DataAccess_Request_Package”。
接着,他起草了一份正式函件。标题写着《关于申请接入深圳证券交易所测试环境的请求函》。正文里没有提“预测模型”,也没有说“人工智能”,只强调三点:项目属政府支持试点;数据用途限于非实盘分析;所有操作均符合监管要求。
写完后,他通读一遍,删掉了一句带有情绪色彩的表述——“迫在眉睫”。这种词不会加分,只会让人觉得急躁。
凌晨四点十七分,文件打包完成。他将整个文件夹刻录进一张CD-R光盘,标签纸上写下:“市金融办 数据接入申请 陈帆”。
天刚蒙蒙亮,他就出了门。
市金融办位于老城区一栋灰白色办公楼里。八点半开门,他七点五十就到了。走廊尽头的办事窗口还没开,他坐在长椅上,背包放在腿边,手始终搭在拉链处。
八点五十分,窗口玻璃后的工作人员出现。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穿着深色夹克,胸前挂着工牌,名字叫周建平,职务是科技金融科审批岗。
陈帆递上材料袋,说明来意。
对方翻了几页,眉头微皱:“你是学生?”
“目前在读,但项目是以独立团队名义申报的。”他答。
“你一个人来的?”
“是。”
周建平把材料放下,语气缓但态度明确:“交易所接口不是随便能开的。去年有个公司,注册资本五千万,提交了三个月才批下来。你还不是机构主体,怎么申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