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输不起的赌注:母亲的眼泪 (第1/2页)
陈帆推开家门时,楼道里的声控灯闪了一下,又暗下去。他低头换鞋,手指在鞋柜边缘停了半秒——厨房的门缝里漏出一线光,母亲还没睡。
他本以为会像往常一样,放下书包,简单打个招呼就回自己房间。可刚走到客厅,脚步便僵住了。
桌上摊着他的笔记本,翻开的那页写满了数据推演和时间轴标记。旁边是那份被他压在台灯底座下的《中国证券报》复印件,此刻正平铺在桌面中央,银行间拆借利率那一栏被红笔圈了出来。
母亲坐在桌角的小凳上,背对着他,肩膀微微起伏。
“妈?”他轻声唤了一句。
她没回头,只是抬起手,把报纸往自己这边拉了拉,指节有些发白。过了几秒,才低声问:“这是什么?”
陈帆站在原地,没动。他知道瞒不住了。
“我在做的东西。”他说,“不是炒股,也不是赌钱。”
“那你告诉我,什么叫‘5·19行情预测’?”她猛地翻过一页,声音抖了起来,“什么叫‘印花税变动前散户意愿变化趋势’?你才十八岁!这些词是从哪儿学来的?是不是在学校被人带坏了?”
陈帆慢慢走近,在她对面坐下。灯光照在她的脸上,眼角的细纹比他记忆中更深了。她的眼睛红着,像是坐在这里看了很久。
“妈,我从没碰过股票账户。”他语气平稳,“我做的只是一个模型,用来验证数据之间的关系。就像……天气预报要看气压和湿度一样,市场也有它的规律。”
“规律?”她冷笑了一声,“你爸当年也说有规律!他说只要抓住一波行情,就能换套大点的房子,让你上学不挤公交。结果呢?”
她的声音卡住了,喉咙里发出一点哽咽。
陈帆闭了下眼。父亲的事,家里从未多谈。他只知道,那场股灾后没多久,父亲在去医院的路上突发心梗,再也没醒过来。从此母亲再也不许家里提一个“股”字。
可他知道,父亲不是输给了市场,而是输给了没有系统的蛮干。而他不一样。
他站起身,绕到母亲身后,双膝缓缓跪了下来。
地板很凉。
这一跪不是求饶,也不是认错,而是一种最直接的表达——他知道,在这个家里,语言太轻,唯有动作能承载重量。
“妈,我不是要重走他的路。”他说,“我是要走出一条他没能看见的路。我不靠运气,也不靠消息,我靠的是每天记录、分析、测试。我已经算过三百二十七组历史数据,误差控制在百分之一点五以内。这不是猜,是计算。”
母亲的身体颤了一下。
“你说我不懂。”她嗓音沙哑,“可我看得懂你熬夜写的这些东西。我看不懂数字,但我看得出你在拼什么。”
“我在拼一个机会。”他抬起头,“一个让我们不用再为电费吵架,不用冬天舍不得开暖气的机会。我不想你五十岁还在食堂切菜,不想自己一辈子困在这个城市最普通的岗位上。我想改命,但这条路只有一次机会——所以我不能输。”
屋里安静得能听见钟表走动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