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林悦的疑问:预测的逻辑 (第1/2页)
巷子外的风停了,铁门在身后轻轻晃动,发出几声低哑的摩擦音。陈帆仍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份被风吹到墙角的《中国证券报》,报纸边缘沾了些灰,铅笔圈出的那行字却清晰可见。
林悦没有走。她就站在几步开外,目光落在他手上。
“你刚才在礼堂说的那些话,”她开口,“不是为了拿奖吧?”
陈帆抬眼。
“你是认真的。”她说,“你真的觉得这个系统能管用。”
他没点头,也没否认。只是把报纸折好,塞进书包侧袋,动作很轻,像是怕弄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他们问我是不是在预测未来。”他终于说,“我说不是。我只是在看过去。”
林悦往前走了半步,“可市场每天都在变。政策、资金、情绪,哪一样是重复的?你怎么知道明天不会完全不同?”
陈帆从书包里抽出那本边缘磨损的笔记本,翻开一页,递到她面前。上面是一张手绘的表格,列着三月十九号到二十五号陆家嘴的日线数据,旁边密密麻麻写着注释:**“成交量放大但涨幅收窄”“换手率异常高于均值”“尾盘大单集中买入”**。
“你看这一条。”他指着其中一行,“二十三号那天,股价涨了不到两个点,但有三笔超百万的买单集中在最后十分钟。这种行为在过去五年里出现过七次,六次之后第二天继续上涨。这不是内幕,是痕迹。”
林悦盯着那行字,眉头慢慢皱起,“所以你是靠这些……‘痕迹’来判断?”
“对。”他说,“就像路上有脚印,你知道有人走过。我不需要知道他是谁,只要知道他常走这条路就行。”
“可万一这次走的是另一个人呢?”
“那就错了。”他合上本子,“系统不会保证赢,它只负责提醒我,哪些情况更可能成功。比如下雨天带伞,摔跤的概率小一点,不代表一定不会滑倒。”
林悦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那你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明明可以像别人一样,考个好大学,选个安稳专业。你现在这样,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陈帆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昨夜拆软盘时蹭上的黑色磁粉,洗了一晚上都没干净。
“如果我说,我知道一件事会发生,但没人听,”他声音不高,“你会怎么做?”
“我会想办法让人听见。”林悦答得很快。
“我已经试过了。”他抬头,“在比赛之前,没人信。王浩是因为赚了钱才回头找我。老师觉得我是抄来的数据。评委一开始就想把我当笑话打发。可我知道,那不是运气。”
他顿了顿,“我不是想证明我多聪明。我只是不想再看着事情发生,却只能假装不知道。”
林悦看着他,眼神变了。不再是好奇,也不是怀疑,而是一种缓慢沉淀下来的明白。
“所以你做的不是预测。”她说,“你是把没人注意的东西,整理成能让人看懂的样子。”
“对。”他点头,“就像有人天天路过一条河,只记得水深危险。而我记下的是哪天下雨后水位涨最快,哪段河岸最容易塌,什么时候该绕路。这些信息本来就在,只是没人去理。”
林悦伸手摸了摸书包外侧那个硬质夹层,U盘还在里面,外壳有些温热,大概是刚才一直贴着手心。
“那你接下来要做什么?”她问。
“继续录数据。”他说,“政策、交易量、公司公告,所有能拿到的信息。现在系统只能看出明显的规律,我想让它看得更深一点。”
“一个人做不完。”
“我知道。”他语气平静,“所以我一直在等,有没有人愿意一起看这些数字。”
林悦没说话,只是把手伸进书包,拿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打开一看,是昨天市里的经济简报复印件,第三版角落,一行红笔划过的句子格外醒目:
**“部分城市试点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
“这是我爸单位发的。”她说,“我看你关注政策,就顺手带了一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