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 (第2/2页)
马老师说包在他身上,今年的高考已经过了,多的是高三生留着的书和笔记。
现在是六月中旬,到九月份开学,唐元元还能再上两个月多月的班,能拿到480块的工资,上半年的学费生活费倒是够了,明年的却没有。
唐元元是不想把压力放在妈妈身上的,最重要的还是赚钱。
这一份工作是不够的。
她决定,摆个小摊,卖点什么,于是又骑车到商贸市场去逛了逛。
虽然是炎热的夏天,这里的人依然不少,各种品类的店也很多,从衣服到小饭馆,唐元元把目光都集中在那些小摊上。
生意最好的是小吃摊,卖卡子扣子之类的小摊也不少。
唐元元的时间不多,做吃的要花费时间准备,能卖小商品对她来说是最好的。
这么走着,竟然看见了一个熟人。
大舅张强。
唐元元犹豫了一瞬,还是撑着头皮上前:“大舅,你这生意怎么样?”
他卖的小商品品类挺多的,从透明凉鞋到小孩玩的水枪花鼓。
张强的目光从货品上抬起来:“元元啊?你这是逛街啊?”
唐元元又问一遍:“嗯,你这生意怎么样?比上班强吗?”
张强一拍大腿:“哪能啊!”
“就拿这双凉鞋来说,进价四块五,卖5块钱一双,一次拿货就要50双,我回本都够呛!再说这卡子,进价四毛钱一对,卖5毛,一对就挣一毛钱,我卖160对才能回本,唉,元元啊,你都不知道,就这一摊货,大舅搭了小两千上去啊,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本!”
“就这,还经常有城管捻来捻去的,那帮人都是强盗,还会抢货哩。”
“千万别做生意,上班稳当啊,你看我这头发,都是愁的。”
“大舅就想把这货销了,把本捞回来。”
“小明下半年的学费都搭在里头,我这半夜想起来,都想哭啊!”
唐元元心里一沉,卖小商品是坚决不能考虑了。
“大舅,你放宽心,慢慢的,总能回本的。”
因为妈妈原本借50块钱朝舅舅下跪的原因,唐元元对张强一直有疙瘩,但现在看他这么艰难,忽然就理解了。
自己孩子的学费都艰难,不想借钱是正常的。
换成她是大舅,也不会舍得。
但大舅最后还是掏借50块钱。
唐元元拿起来一只四角绣兰草的手帕,妈妈扎在头发上肯定好看:“大舅,这个怎么卖的?”
张强:“谈什么钱,我自己侄女,你拿去带就是。”
唐元元:“这不行,你要是不要钱,我就不要了。”
张强:“你就给个成本价2毛吧。”
唐元元掏了2毛钱出来:“谢谢。”
张强又给她塞了一双塑料凉鞋:“这个你拿去穿,小姑娘家家的,也打扮下自己。”
唐元元只好掏出来5块钱。
张强推辞:“你这孩子,都说了舅给你的。”
唐元元:“那我就不要了。”
张强立刻就接过5块钱揣进兜里,“你这孩子,随你妈,面皮薄,亲舅舅的东西都不好意思要。”
唐元元不舍的摸了摸粉色的塑料凉鞋,拿起了一双白色的女式款:“大舅,这个价钱一样吗?”
张强:“你要给你妈带一双啊?一样的,现在就流行这种凉鞋,你妈穿了准好看,大舅都算你一样价。”
唐元元就把那双粉色的凉拖放下:“我换这个。”
张强:“……”
抱着凉鞋,唐元元就理直气壮打听行情起来:“大舅,那这边摆摊子卖小吃怎么样?”
张强又是一叹气,“别的还好,就是城管不好弄,来了赶人啊,经常被收了灶具什么的,挣头也不大,你别看一份卖三毛五毛的好像很有挣头,要交摊位费的,天热,东西还容易坏,有个刮风下雨天的,人受罪不说,但凡谁有个正式工作,谁来摆摊啊!”
“你啊,别动那心思,买锅添灶的,桌椅板凳什么的,都是钱,这里不是你一个小姑娘能干的,就他们,为了卖一口吃的,挣摊位是常事,昨天那家卖炒面的和卖米线的还打了,你没看到,那东西是糟蹋了一地。”
“要不是被人拉开,没准要头破血流了。”
“你不是在纺织厂上班吗?在厂里好好上,别偷懒,安稳拿着工资是最好的。”
唐元元:“大舅,你能借过三块钱吗?”
张强:“啥?!”
唐元元不好意思的搓搓手,她身上一共这几块钱,都在摊子上花光了。
既然不能卖货,那她还是做小吃吧,刚才说话的一瞬间,她忽然就定下了品类。
卖凉粉。
不用添锅灶,做起来省事,关键是成本低,不怕亏欠。
家里的瓷盆端过来就行,还不用占太大的地方。
她不怕辛苦,也不怕吵架。
唐元元此时的想法还朴素,一天能多挣三块五块的,就多一个月的生活费。
她不知道,仅仅是过了几天,她的观念就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