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章 遇上难事了 (第1/2页)
接下来的半个月,苏青青一直都在翻新房子,忙得脚不沾地。
学校那边,张主任给她请了一个月的病假,她也就不着急回去。
找来几个工人,说干就干。
第一件事,就是砍掉那棵枯死的海棠树,连根须都刨得干干净净。
紧接着推倒那面阻挡生气的矮墙,拆掉阴森的偏厦子,彻底清理屋后堵塞发臭的污水沟,最后干脆封死正屋那扇导致“穿堂煞”的后门。
一番大刀阔斧地改造下来,原本破败阴森的院子,立刻变得暖意融融,再也感受不到一丝阴寒之气了。
最后,她请了专业的师傅,对取暖系统进行了彻底改造。
她知道李凤兰怕冷,苏武也不能受寒。
正屋盘了火炕,连接着新砌的水泥灶台,又在每个房间都安装了两组最新流行的铸铁暖气片,西墙边砌了一道厚厚的火墙,确保寒冬腊月时,热量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住。
原本简陋的煤炉子,被升级成了一个小型的燃煤锅炉,重新铺设了供暖管道。
如此一来,想必冬天也不会冷了。
院子里的地也重新翻整过,只等来年春天,李凤兰就能种上她喜欢的茄子、豆角、辣椒和小葱了。
直到把所有的硬装软装都搞定,苏青青才把苏武和李凤兰从招待所接了过来。
老两口一进院门,眼睛就亮了。
阳光洒满院子,让人心里没来由就是一暖。
苏青青还在原来海棠树的位置,用水泥砌了一个椭圆形养鱼池,里面注满水,又买了几条红色的锦鲤放了进去。
苏武爱养鱼,看到这个,嘴都笑得合不拢了,恨不得一天到晚地守在池边看。
她又特意去百货大楼,给苏武买了辆最新款的手刹轮椅,一家三口去了附近的家具市场,购置了“一头沉”写字台、镶着玻璃砖的立柜、折叠圆桌和几把电镀腿的折叠椅。
还给李凤兰买了一台单缸“白兰”牌洗衣机,把她高兴地摸了又摸。
家里全是崭新的,窗明几净,连带着人也觉得精神亮堂,有了盼头。
这个院子住着,自在的和香山村老屋没什么区别,还是在省城这样的大城市,最重要的是,女儿就在身边,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只有在放月假的时候才能见一面,老两口很快就找到了归属感。
这天傍晚,一家三口正吃着晚饭,院门忽然“咚咚咚”地被敲响了。
门一开,苏青青很是诧异。
门外站着的,竟然是一脸局促不安的赵大强。
“赵大哥?你怎么来了?”苏青青侧身将人让进了院里。
修房子这半个月,赵大强几乎天天下班后都跑来帮忙搬砖递瓦,一来二去的,两人也算熟识了。
但他每次都会赶在天黑前就回去,今天都这个点了,突然上门,实在有些奇怪。
赵大强一进屋,脸上就堆起了比哭还难看的笑,把手里提着的两袋金星奶粉硬塞进了李凤兰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