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三个月的坚持终于尘埃落地 (第2/2页)
她甚至没来得及看清傅怀砚眼里一闪而过的波动,所有的激动瞬间变成了更急迫的行动。她唰地转身,一把撩起厚厚的粗麻布帘子,清晨凉凉的风夹着营地特有的药味和尘土味儿一下子灌进帐篷里。
“百岁!”
她的声音又清又急,一下子穿透了帐篷里外,带着不容商量的命令,“快!按方子来,加三倍人手,马上加大熬药力度!所有药炉子都给我烧起来!快!”
百岁声音响亮得像惊雷一样。
“是!叶大夫!”
紧接着,那个年轻的身影迅捷的像离弦之箭一样,带着叶卿棠的命令飞快地冲向了药棚那边。
命令一下,整个营地像被注入了新生命,一下子爆发出从未有过的活力。
沉重的药炉“哐当”一声架了起来,干柴塞进炉膛,噼啪作响,火苗贪婪地舔着黑漆漆的炉底,药棚里蒸汽直冒,又浓又苦的药味不再是绝望的叹息,变成了一股股充满生机的暖流,随着晨风迅速散开,压过了隔离区里长久以来的死亡气息。
无数医者跑来跑去,搬东西、洗药材、切药、投药,手脚麻利又精准。
叶卿棠的身影在隔离帐篷间快速移动,不再是沉重的巡视,而是像带着风一样。
她检查每一个吃过药病人的反应,调整着细微的药量,指挥着更严格的隔离分区,声音清晰、稳定,像定海神针一样。
每一次弯腰把脉,每一次查看舌苔,那些蜡黄脸色下悄悄透出的一丝血色,滚烫的额头慢慢降下的温度,还有破碎的呼吸变得平稳起伏,都像小石头投进她心湖里,荡起一圈圈名叫希望的涟漪。
傅怀砚也没闲着。
他调集精兵,把隔离区外围围得像铜墙铁壁一样,确保病气再没机会扩散,他亲自盯着药材的采购和运输,快马加鞭,把一车车新鲜的地锦草源源不断送进营地。
五天,十天……时间在煎熬和希望的交织中过去。
隔离区里,变化在悄悄又坚定地发生着。
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一天比一天少,变成了低低的说话声,甚至微弱的哭泣声。越来越多的病人能自己坐起来,能喝下整碗清粥,蜡黄的脸上慢慢有了血色。
那些被抬进来被裹在防护服里无声无息的尸体,数量大大减少。
营地中央,巨大的药炉日夜不停地翻滚着琥珀色的药汁,蒸汽腾腾,好像冒起来的是无数被拉回来的生命气息。
初雪飘落时,轻盈的雪花像碎玉屑,悄无声息地盖住了这片被病痛和抗争反复折腾的土地。
叶卿棠站在隔离区入口褪色的布幡下,看着最后一位被担架抬出来的重症老人。
老人裹在厚棉被里,露出的侧脸虽然还是干瘦,但胸口的起伏已经平稳有力。
几个医者小心翼翼地抬着担架,脚步轻快得像卸下了千斤重担,走向远处临时搭的康复棚。那扇曾经隔绝生死的简陋木门,在她身后慢慢关上,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像是为这漫长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句号。
整整快三个月的煎熬,终于在这一刻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