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章 重生未婚夫带崽归京时 (第1/2页)
大鄷四十六年,又是清明。
北邙山上雨后气清,灰石板墓碑被擦拭得不染灰尘。
“父亲,我们祭拜过温伯父了。”
三道男女音从鄷彻身后响起,他只看着墓碑,“你们都成婚了,不必陪我,各回各家,好生过日子。”
待只剩鄷彻,他理好衣摆盖住伤腿,跪在墓前。
这是高枝化为魂魄跟随鄷彻的第十年。
第一次见他跪在她墓前。
说来,高枝和这人的关系,一句话能说清。
自少时相识,多年同窗死对头到定婚、解除婚约,另嫁他人,而后不相往来。
细算起来,他已三十有五,不似少时意气风发,英俊面庞沾染十年风雨晦涩,两鬓早上花白,唯那双深邃的眼,同她少时所见一般无二。
她死都没想到,鄷彻会祭拜她十年。
“高枝,你挺狠。”
高枝一愣,见那双长眸浮现红意,盯着的始终是墓碑。
并非墓碑后的她。
“竟一次…都不来梦中见我。”
鄷彻抿直唇线,“真以为,我能记得你这样久?”
高枝嘁了声。
恩爱眷侣怕都比不得他上坟勤。
果真是仇敌记千年。
“还真能。”
男人自嘲中夹着哽咽,叫高枝睁大了眼。
“若能忘了你,就好了。”
鄷彻语气很淡,泪无声滑落,“阿枝,你很恨我吧,不然怎会得知我活着时,义无反顾同我割袍断婚,嫁入东宫。”
高枝顿了下。
的确。
到死,她都恨着鄷彻。
他们算是青梅竹马,老怀安王死前,请求圣上定下这桩婚事,在她眼中,已是未婚夫的鄷彻成婚前忽然出征。
世人笑话,是鄷彻嫌弃她整日里和男人一样念书习武,甘心打仗,也不愿同她成婚。
她不信。
等了他整整五年。
仗打到第四年,险些被敌方夺了要地,鄷彻失踪整整一年,百姓说他逃跑或当了卖国贼。
她也不信。
终于第五年,鄷彻归京,可回的不止他,还有他同别人生的三个子女,最大的八岁,小的才五岁。
她听他亲口承认,三个孩子是他骨血。
她是将军府独女,被娇养长大,何时受过这等屈辱,同他割袍断婚。
而后,便答应了太子提亲,嫁入东宫。
可叹她命运多舛,太子亦非良人,被先帝罢黜后起兵谋反,最后落败下狱,她被骗,喝下了太子的心肝良娣送来的毒酒。
等再睁眼已成魂魄,跟随鄷彻十年。
“你该恨我,等了我那些年,听说我和旁人生儿育女,该多委屈。”
鄷彻抚着墓碑,“可我怎会负你。”
高枝一惊。
他这话何意?
“还记得温禾吗?”
鄷彻遥望另一座小山丘,“每年我先拜他,再来见你,阿枝,记得咱们同窗时,温禾常和我们一起。”
温禾是他们同窗,比他们年长几岁,很照顾他们。
高枝听到这,有种不好的预感。
“三个孩子,都是他的骨血。”
鄷彻指尖摩挲过碑上‘挚友高枝之墓’几个字。
高枝不敢置信。
若都是温禾的孩子,那为何……
“你该要想,我为何当年不告诉你吧?”
鄷彻:“温禾的心上人,是获罪潜逃至太原府的辽人,鄷国不可与外通婚,温禾和她有了孩子,温家世家大族,更不能容。”
高枝捂住嘴。
“我领兵出征,是因唯有答应此事,父亲才肯请官家赐婚,
我和温大哥一同出征,可他为保护我而死,嫂子不肯独活,随他而去,
三个孩子身上淌着辽人血脉,若我不认他们是我骨肉,他们活不下去。”
鄷彻将腰间酒壶打开,饮了几口。
“再者,我当时被朱文断了腿,是个残废,归京前听说你心宜太子,
我一个罪名缠身的残废,怎配得上你。”
高枝记得自己明明死了,为何胸膛内还会有钻心痛楚。
她死后,亲眼瞧着鄷彻像变了个人,将偏爱良娣的太子折磨死,把毒死她的良娣做成人彘。
所有欺负过她的人,都被他收拾得一干二净。
她被丢到乱葬岗的尸身,经过一场大雨,泡得浮肿发烂。
连高枝自己都不敢多看一眼。
鄷彻却毫不嫌弃,费尽心思替她打扮,像对待一件绝世珍宝,细心帮她编生前最喜欢的辫子式样,上妆更衣,最后下葬。
包括因太子被牵连的高家人,都由他一一经手操办丧仪,选定陵墓。
高枝起初免不得猜,鄷彻待她有情。
可琐事处理过罢,鄷彻恢复正常,专心养孩子,料理朝政,过平淡无奇的日子,甚至没为她掉一滴眼泪。
十年间,除了固定的祭拜,他的生活里完全没她。
她想,大抵是温禾的墓也在附近,所以顺便过来奚落奚落她这个瞎了眼选错郎婿的前未婚妻。
直至此刻…才大梦初醒。
“阿枝。”
鄷彻将酒一饮而尽,抚上脖颈挂的墨绳玉坠,“你说若当年咱们成婚了,孩子是不是也像他们这样大了。”
高枝一怔。
男人嘴角开始渗出鲜血。
她察觉不对,忙呼唤对方的名字,却阻不了对方眼神光渐渐涣散。
“原来你当年喝的毒这样烈。”
“阿枝,你疼不疼啊……”
“让你等了我十年,很抱歉。”
“恨我也罢,这样,你才能记得住我……”
“阿枝,我这就来陪你了。”
鄷彻眼底最后一丝眷恋消散,高枝刚抚过人冰凉指尖,就被玉坠吸住,意识全被吞没。
-
“裤子脱了。”
冰凉粗糙的手掌顶开高枝的大腿。
“好歹是辅国大将军的独女,何至于被这样羞辱。”
“毕竟传言说高姑娘等了怀安王五年,是早和他暗度陈仓,所以不敢轻易解除婚约,怕人发现贞洁已失。”
高枝猛然睁开眼,将在她下身的手抓住。
“谁?”
朱嬷嬷刻薄老脸出现在眼前时,高枝都懵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