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集:初掌一方 (第2/2页)
雷杰认真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等***说完,他才开口:“谢谢王镇长的介绍,我初来乍到,很多情况还不了解,接下来的日子,还要靠大家多帮忙。今天就不搞接风宴了,把镇里近三年的工作总结、信访台账、财政报表和矿山企业的资料给我,我先了解一下情况。”
***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雷杰会这么直接,连忙说:“接风宴已经准备好了,就在镇里的食堂,简单吃点,也是大家的心意。”
“不用了,”雷杰摇摇头,“工作要紧,吃饭的事,以后再说。”
***没办法,只能让老吴去拿资料。雷杰接过资料,厚厚的几摞,抱在怀里,对大家说:“今天就先到这里,大家去忙吧,有什么事,我们明天再开会讨论。”
班子成员们纷纷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雷杰和***。***看着雷杰,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雷书记,风岭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些事,急不得,慢慢来。”
雷杰抬起头,看着***的眼睛:“王镇长,我知道风岭复杂,但越复杂,越要抓紧时间解决,老百姓等不起。”
***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雷杰抱着资料,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在三楼最里面,一个十几平米的房间,里面摆着一张旧办公桌、一个文件柜和一把椅子,窗户上的玻璃有一道裂痕,阳光透过裂痕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
他把资料放在办公桌上,开始一本本翻看。
第一本是工作总结,里面全是“取得显著成效”“稳步推进”之类的套话,没有任何具体数据,只有在最后一页,用很小的字写着“财政赤字500万元,拖欠教师工资3个月”。
第二本是信访台账,里面记录了近三年的信访案件,一共127起,其中112起是关于矿山污染和补偿款的。雷杰翻到其中一页,记录着李家村村民李大爷的信访记录:“2023年5月,反映房屋因采矿开裂,要求赔偿;2023年6月,再次反映,镇政府回复‘正在协调’;2023年7月,第三次反映,镇政府回复‘矿企拒绝赔偿,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直到2024年3月,李大爷再也没有信访记录,旁边用铅笔写着“李大爷搬家,去县城投奔儿子”。
第三本是财政报表,里面的数字混乱不堪,很多支出没有明细,只有“矿山协调费”“项目招待费”等模糊的条目,其中一笔“矿山协调费”高达100万元,没有任何发票和凭证。
第四本是矿山企业的资料,兴盛矿业的营业执照、承包合同、纳税记录。雷杰仔细看着承包合同,里面写着“兴盛矿业以每年50万元的价格,承包风岭镇石灰石矿,期限20年,开采范围包括李家村、王家坳等5个村的山地”——这个价格低得离谱,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要200万元。纳税记录更是可疑,兴盛矿业去年的纳税额只有10万元,而根据矿场的规模,每年的产值至少有1000万元,明显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
雷杰越看越生气,拳头紧紧攥着,指甲深深嵌进掌心。风岭镇的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财政亏空、干部不作为、矿企偷税漏税、村干部与矿企勾结,这哪里是“和谐稳定”,简直是一团糟!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1. 兴盛矿业承包合同不合理,价格过低,涉嫌利益输送;2. 财政赤字500万元,拖欠工资,支出不明;3. 信访案件112起未解决,村民被迫搬家;4. 矿山污染严重,影响村民生活。”
写完,他抬起头,看向窗外——远处的矿山还在“轰隆隆”地炸山,灰尘弥漫在空气中,像一张灰色的网,笼罩着整个风岭镇。他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甚至可能会遇到危险,但他没有退缩——他来风岭,就是为了破局,为了给老百姓一个公道。
接下来的三天,雷杰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没出门,没开会,没见任何人,只是不停地翻看资料,做笔记,画图表。他把财政报表里的可疑支出一条一条列出来,把信访台账里的未解决案件分类整理,把兴盛矿业的合同条款和纳税记录反复对比,找出其中的漏洞。
第三天下午,他终于走出了办公室,找到老吴:“老吴,借我一辆自行车,普通的就行,不用镇政府的公车。”
老吴愣了一下,连忙说:“雷书记,您要去哪里?我派车送您去吧,骑自行车太不方便了。”
“不用,”雷杰摇摇头,“我想去村里看看,骑自行车方便,也不引人注意。”
老吴没办法,只能从食堂师傅那里借了一辆二手自行车——车身是蓝色的,掉了漆,车座上补着一块胶布,刹车有点不灵。雷杰接过自行车,试了试,觉得没问题,就背着背包出发了。
他首先去的是李家村,离镇政府有三公里的路。路上全是土路,坑坑洼洼,自行车骑在上面“咯噔咯噔”响,不小心就会摔下来。雷杰骑得很慢,一边骑一边看路边的庄稼地——地里的玉米长得只有半人高,叶子上沾满了灰色的矿尘,看起来蔫蔫的,没有一点生机。
到了李家村,雷杰把自行车停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走进村里。村里很安静,大多是低矮的砖房,很多房子的墙体都有裂缝,有的裂缝能塞进一个手指。偶尔能看到几个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看到雷杰,都好奇地打量着他。
“小伙子,你找谁?”一个坐在门口纳鞋底的老太太问,她的头发全白了,脸上布满了皱纹。
“大娘,我是镇政府的,来看看大家的生活情况。”雷杰笑着说,在老太太旁边坐下。
“镇政府的?”老太太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针线,“看也没用,我们的日子,没人管。”
“大娘,您说说,怎么没人管?”雷杰问。
“你看我们村的房子,”老太太指着旁边的一栋房子,“因为采矿,墙都裂了,下雨天漏雨,我们找矿场,矿场不管;找镇政府,镇政府也不管。还有地里的庄稼,被矿尘污染了,收的粮食不能吃,我们只能花钱买粮食,可我们哪来的钱啊?补偿款被村支书扣了一半,剩下的这点钱,连吃饭都不够。”
雷杰心里一阵刺痛,又问:“大娘,村支书叫什么名字?他怎么扣你们的补偿款?”
“叫李富贵,”老太太压低声音,“他跟矿场老板是拜把子兄弟,补偿款下来,他先拿一半,说‘这是协调费’,剩下的才分给我们,我们谁敢说不啊?他跟矿场的保安说好了,谁要是敢闹事,就把谁抓起来。”
雷杰默默记在心里,又跟老太太聊了一会儿,才起身离开。他骑着自行车,又去了王家坳、赵家坡等几个村,看到的情况和李家村大同小异——房屋开裂、庄稼污染、补偿款被克扣,村民们敢怒不敢言。
在赵家坡村,雷杰遇到了一个叫张二柱的年轻人,他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看到雷杰,激动地说:“书记,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我爹因为去矿场要补偿款,被保安打断了腿,现在还躺在床上,没人管!”
雷杰跟着张二柱,来到他家。张二柱的爹张老汉躺在床上,右腿打着石膏,脸色苍白。看到雷杰,张老汉挣扎着想坐起来,却被雷杰按住了。
“大爷,您别乱动,我是镇党委书记雷杰,来看看您。”雷杰坐在床边,轻声说。
“雷书记……”张老汉的眼泪掉了下来,“我就是去矿场要补偿款,他们就打我,还说‘再敢来,就打断你的另一条腿’,我去找镇政府,他们说‘这是你跟矿场的私人纠纷,我们管不了’,您说,这还有王法吗?”
雷杰握着张老汉的手,坚定地说:“大爷,您放心,这个事,我管定了!我一定会让矿场给您赔偿,让打您的人受到惩罚!”
从张二柱家出来,雷杰骑着自行车,准备回镇政府。路过兴盛矿业的矿场时,突然从旁边冲出来两个穿着保安制服的男人,拦住了他。
“你是谁?在这里干什么?”一个高个子保安问,语气蛮横,手里拿着一根橡胶棍。
“我是镇政府的,来村里调研。”雷杰平静地说。
“镇政府的?我怎么没见过你?”高个子保安上下打量着雷杰,看到他骑的是一辆旧自行车,眼神里充满了不屑,“我看你就是来捣乱的!赶紧走,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我去哪里,不需要你们管。”雷杰想推开保安,继续往前走。
“嘿!还敢顶嘴!”另一个矮个子保安举起橡胶棍,就要打过来。雷杰侧身躲开,一把抓住他的手腕,轻轻一拧,矮个子保安疼得“嗷嗷”叫,橡胶棍掉在了地上。
高个子保安看到同伴被打,也冲了过来,雷杰不慌不忙,侧身躲过他的拳头,然后一脚踹在他的膝盖上,高个子保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滚!”雷杰的声音很冷,带着一股慑人的气势。两个保安吓得爬起来,捡起橡胶棍,狼狈地跑回了矿场。
雷杰看着他们的背影,眼神变得冰冷——兴盛矿业的保安,竟然敢在镇政府干部面前动手,可见他们平时有多嚣张。
晚上,雷杰回到镇政府,住在宿舍里——宿舍在镇政府的后院,一个单间,里面摆着一张行军床、一个衣柜和一张桌子,墙壁上贴着几张旧报纸,用来挡灰尘。
他打来一盆冷水,洗了把脸,冰冷的水让他清醒了不少。他坐在桌子前,打开笔记本,把今天的所见所闻都写下来:“李家村:房屋开裂、庄稼污染,村支书李富贵克扣补偿款;王家坳:情况同上,村民王大妈反映矿场噪音太大,无法睡觉;赵家坡:张老汉被矿场保安打断腿,未得到赔偿;兴盛矿业保安嚣张,阻挠调研。”
写完,他拿出那份兴盛矿业的资料,翻到股东信息那一页——上面写着“股东:刘军、张伟、李东”,他总觉得“刘军”这个名字很熟悉,想了一会儿,突然想起,刀疤刘的真名叫刘勇,而刘军,很可能是刀疤刘的弟弟!
“难道兴盛矿业也跟天霸实业有关?”雷杰的心里一沉,拿起手机,给林雪发了一条加密短信:“林书记,风岭镇兴盛矿业涉嫌偷税漏税、克扣补偿款,股东刘军可能与刀疤刘有关联,怀疑背后有天霸实业支持。”
没过多久,林雪回复:“继续调查,注意安全,有需要随时联系,我会协调相关部门支持你。”
看到回复,雷杰心里的底气更足了。他知道,风岭镇的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不仅有基层腐败,还可能牵扯到天霸实业的黑恶势力,但他没有退缩——这里是他的新战场,他要从这里开始,一点点撕开黑幕,还风岭镇老百姓一个晴朗的天。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山风呼啸着吹进来,带着一股泥土和矿尘的味道。远处的矿山还在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隐约传来,像一头巨大的怪兽,吞噬着风岭镇的平静。
雷杰握紧拳头,在心里默念:“风岭,我来了。破局,从现在开始。”
窗外的星星很亮,月亮挂在天上,洒下清冷的光。雷杰知道,接下来的路会很难走,会遇到很多阻力和危险,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会像一把藏在鞘里的剑,等待时机,一旦出鞘,就必须刺穿对手的心脏,为风岭镇的老百姓,劈开一条通往公平正义的路。
(本集完)
下集内容提示:刮骨疗毒
雷杰在初步掌握风岭镇情况后,开始施展铁腕手段。他首先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干部作风和矿山污染问题入手,顶住巨大压力,果断调整了与矿企勾结密切的个别村干部,并依据《环保法》对造成严重污染的矿山企业开出高额罚单、责令限期整改,触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此举在风岭镇引发巨大震动,村民拍手称快,但矿企老板及其背后的势力则暴跳如雷,开始暗中策划针对雷杰的反扑。一场发生在基层的、事关利益重新分配的激烈较量就此拉开序幕。雷杰能否在风岭镇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