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青花折枝花卉纹墩式碗 (第1/2页)
瓷器?
瓷器好啊!
陈文听到这话,心里立刻有些期待了起来。
这在宫里的瓷器,那基本都是官窑出来的,价值自然不用多说。
最重要的是,瓷器和玉器在古董行都是非常热门的品类,不仅能卖得上价钱,还好出手变现。
任何事物,都讲究个需求,有的东西价值再高但没有人买,无法变现,那价值就是虚的。
而瓷器和玉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怎么都能找到愿意要的人。
所以这王老太监能拿出来瓷器,陈文是有些期待和惊喜的。
不过面上,陈文还是没有过于激动,只问着:“却不知是个什么样的瓷器?”
王老太监没有直接应声,而是起身从交椅上站了起来,转身走进了身后的屋里。
陈文没有问什么,也没有跟着,站在原地等着王老太监。
很快,王老太监手捧着个小木盒走了出来。
“瞧瞧吧。”王老太监走到陈文身前,抬手打开了木盒,露出了里面的物件。
陈文仔细一看,却是一个青花小碗,和之前从陈家女那里交易来的有些类似,但并无瑕疵,且整体看起来也更为精致。
再细看,发现这瓷碗的造型简约,敦实而端庄,胎质细腻坚致,釉汁莹润亮青。
再看纹绘,其外壁绘缠枝菊花和茶花,二者交替出现,内壁绘六组折枝祥花瑞果纹,分别是荔枝、茶花、枇杷、月季、柿子、茶花,花果交错布置,彼此留空开阔,让人一看见着就觉得清雅尊贵。
就这精致漂亮的程度,别说是古董了,就是现代工艺品,怕也不会多么便宜。
“好东西。”陈文现在对于古董鉴赏还未入门,但也能看出眼前这瓷碗的珍贵。
赞叹了句后,陈文倒也不耻下问:“敢问王老,这瓷碗有个什么说法吗?”
王老太监语气里也带着几分得意,应道:“这叫青花折枝花卉纹墩式碗,你可知是用来做什么的?”
陈文摇摇头。
王老太监继续道:“其实咱大明是没有此等形状的瓷碗的,这是外邦传进来的,国朝烧制出这些墩式碗来也不是自用,而是用来赐赠西洋诸国的。”
稍顿,王老太监又补充道:“听说西洋诸国的人更习惯用这类器形。”
原来如此。
陈文心下了然,用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赐赠,自然不能敷衍了事,肯定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而且放在古董收藏层面来看的话,这青花墩式碗还具备了不一样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在价值上是有所增加的。
最重要的是,这类瓷器肯定少见又难得,毕竟是送给外邦的物件,在国内留存得非常少。
“王老,既是赐赠西洋诸国的物件,您是怎么藏了一件的?”陈文心下有些好奇,也直接问了。
王老太监苍老的脸上带着些追忆:“洪武年间我有次负责协同监督清点入册这些物件,当时礼部的官员担心出现意外,所以特地多烧制了一批墩式碗。”
陈文听懂了,后来没出什么意外,那这多烧制出来的这批墩式碗自然也就大家一起分了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