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南北初交锋 (第1/2页)
第八章:南北初交锋
赵昭明近来颇有些“学富五车”的现代感。
这“车”,特指那辆载着他满城转悠的网约车。
自打那日从博物馆归来,心头种下《九章弈经》的疑云,他便深感闭门造车绝非良策。需得融入此世,广交同道,方能于茫茫信息海中,捞取那一两根有用的金线。
于是,在热心的护士小姐姐和病友群“棋友老周”的远程指导下,他开始了“都市游学”之旅。目的地包括但不限于:市图书馆、新华书店、几处颇有名气的公园棋摊,以及——他最感兴趣的——本市的象棋协会活动点。
这日,他循着地址,来到一座老式居民楼改造的活动中心。楼道里飘着淡淡的樟脑丸和旧书报味道,颇合他对“文人雅集”之所的想象。推开二楼一扇虚掩的门,喧哗人声夹杂着清脆落子声便扑面而来。
屋内烟雾缭绕(尽管墙上贴着禁烟标志,但显然效力有限),十几张棋桌错落摆放,捉对厮杀者多为中老年男子,亦有少数年轻人凝神观战。气氛热烈,犹如战场。
赵昭明这身改良汉服常服和脚下的木屐,一进门便吸引了数道目光。但他神态自若,略一拱手,朗声道:“诸位棋友请了,晚生赵昭明,慕名而来,欲以棋会友,不知可否?”
众人一愣,随即爆发出善意的笑声。
一位嗓门洪亮的老者率先应道:“哟,新来的小伙?口气不小!来来来,我这儿刚下完一盘,跟你切磋切磋!”
这便是赵昭明结识的第一位北方棋手,姓秦,人称“老秦头”。
老秦头人如其声,身材高大,面色红润,说话做事如北风过境,爽利干脆。他棋风更是如此,大开大阖,攻势凌厉,尤喜用炮,中宫炮、巡河炮、夹卒炮,信手拈来,砸得棋盘砰砰作响,气势十足。
“小伙子,看棋!”老秦头一记“炮二平五”,中炮开局,毫不拖泥带水。
赵昭明微微一笑,从容应以“马八进七”。他自幼打下的古谱基础深厚,应对此类经典开局自是娴熟。几步之后,便下意识地走成了一路颇为偏僻的古谱变招,意图出奇制胜。
谁知老秦头看也不看那冷僻变化,直接“车一平二”,出直车,抢占要道,节奏快得惊人。
赵昭明一怔,依古谱应法,跳边马,欲稳固后再图进取。
老秦头却根本不给他“稳固”的机会,“车二进六”!过河车直逼兵线,压迫感瞬间拉满。
“咦?”赵昭明轻呼一声,感觉对方的招法与他熟悉的古谱套路迥异,每一步都直奔要害,效率极高,仿佛一把沉重的战斧,劈头盖脸地砸来,不容你细思风花雪月。
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调动全部古谱知识应对。一时间,棋盘上仿佛展开了一场时空对话:一方是古意盎然的精妙散手,一方是现代体系化的高效进攻。
十几回合下来,赵昭明虽未显败象,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别扭。就像一身精湛的绣花功夫,撞上了披坚执锐的重甲步兵,空有技巧,却难以施展,总被对方简单粗暴却又极为有效的招法逼得步步后退。
“小伙子,棋底子不错啊,就是路子有点老,像从博物馆刚搬出来的。”老秦头一边啪地落下一步“车八进六”,形成双车钳制之势,一边哈哈笑道,“现在不兴这么下了!得讲体系!你看你这屏风马,摆得是好看,但没跟上节奏啊!”
“体系?节奏?”赵昭明盯着棋盘,喃喃自语。这些词他听着新鲜,但结合眼下棋局,却直观地感受到了其分量。
他试图用一记古谱中记载的巧妙弃马术打开局面,谁知老秦头根本不吃,“哎哟,还想骗我马?我不看!我直接炮打中兵将军抽车!”
赵昭明:“……”
最终,虽凭借扎实的残局功夫勉强守和,但赵昭明额角已见微汗。他深深一揖:“秦老棋风刚猛,体系严整,晚生受教了。敢问这‘体系’二字,作何详解?”
老秦头赢棋兴致高,也不藏私,拉着他到一旁,拿出几张皱巴巴的棋谱和一本翻烂了的《象棋现代布局精要》,唾沫横飞地讲起来:
“你看啊,就比如刚才咱下的这个‘中炮对屏风马’,这不是一步棋的事,这是一个系统!从开局咋走,到中局怎么过渡,甚至残局可能啥样,都有讲究!”
“咱北方棋,就讲究个主动出击,先声夺人!炮要响,车要快,马要灵!不能磨叽!”
“你们南方棋是不是更细腻点?哎,不过我看你小子,细腻是细腻,但有点细过头了,跟不上趟儿啊!”
赵昭明听得如痴如醉,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过去学棋,重计算,重巧招,重个别局面的精深研究,却从未如此系统地从宏观视角去理解一整盘棋的脉络走向。古谱虽好,犹如散落珍珠;而这现代布局体系,却似一根金线,能将珍珠串成更有力量的项链。
他忍不住拿出手机(现已运用较为熟练),对着那本《布局精要》和棋谱拍个不停,又虚心求教:“秦老,此类棋谱,何处可多得?”
“书店多的是!网上更多!你下个APP,啥棋谱没有?”老秦头大手一挥,又压低声音,“不过光看谱不行,得实战!哎,对了,下周末咱这儿跟邻市有个交流赛,来的都是好手,你想不想见识见识?”
赵昭明眼睛顿时亮了:“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自此,赵昭明往棋协跑得更勤了。他不仅与老秦头切磋,也与其他棋手交流。他发现,即便是同样使用“中炮对屏风马”体系,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棋手,理解与演绎也各不相同。
北方棋手大多如老秦头,重攻势,重速度,敢于冒险。
而一位来自南方的棋手,则更注重阵型工稳,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擅长在细微处积累优势,绵里藏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