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引渡使 (第2/2页)
夏松萝微微一怔,之前她因为对天河好奇,查过很多资料,都已经会背了。
《荆楚岁时记》里记载着,“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是说浮槎上建造的有楼阁和宫殿,规模的确是非常庞大的。
而且不该是青铜铸造,是木造吧?
夏正晨输入完,点击发送:“那艘天河浮槎,是大禹为了方便治水,举全国工匠之力打造的,类似于‘方舟’。以建木残枝为龙骨,是浮槎运行的核心驱动力。”
“竟然是大禹制造的?”有个问题,夏松萝好奇很久了,“浮槎用建木残枝作为龙骨,难道是要去天上?爸爸,《博物志》里记载的天河,难道真是天界的银河?”
她之前查资料,说张骞乘浮槎去到天河,不仅见到了牛郎织女,更带回来一块织女的“支机石”。
她问齐渡,齐渡一听就笑了,说了句怎么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不是去守天河,而是去守南天门,一步登天,位列仙班了。
又自嘲说,这种好事儿,哪能轮得到他这个大冤种?
“当然不是。”夏正晨同样持否定的态度,“不是说了么,共工撞倒不周山,天河倾覆。后来大禹治水,治的就是倾泻下来的天水。”
大禹将这些天水,全都引入、封印在天山山脉一处庞大的秘境里。
“当时,这片封印地被叫做失落之地,后世记载为天河,并不是银河。”
夏松萝尝试理解:“是不是和镜中世界差不多?”
夏正晨想了想:“复杂和庞大非常多,但你这么理解也没错,概念确实有些类似。”
夏松萝想起齐渡说,掮客家里的权衡,是从天河里捞出来的。
掮客的家主背负着诅咒,需要舟客每年取一瓶天河水回来,才能压制这个诅咒。
夏松萝问:“天河里除了大禹引入的天水,还有宝物?”
夏正晨再次点头:“天河倾覆,肯定夹杂了一些宝物,那些都是神族的物品,不该出现在人间,于是连同天水一起封印在了天河。顺手把一些古生物,也给驱赶了进去。”
夏松萝皱眉,古生物?
说的是那些溟河古生物?
狼人之类?
夏正晨接着刚才的话说:“这些古生物力量太过庞大,而失落之地不可能永久稳固,时间久了,难免会跑出来一些。因此,治水成功后,大禹留下那艘浮槎方舟,令引渡使世代镇守天河。”
然而,那个得令的引渡使没能传承下去。
到了周朝,只剩下一艘每年八月如期出现的浮槎。
根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巡,抵达昆仑之丘,拜见西王母。
真实的目的,可能是想来天山,找寻那艘传说中的浮槎,打开失落之地的大门,从中获取某样宝物。
然而找到浮槎,没有引渡使也不行。
眼见已有古生物逃出天河,夏家的先祖才打造‘回川’,试图制造出“舟客”。
但一直没能成功,直到遇见齐大将军。
夏正晨把手机放回桌面上:“齐渡口中的祖先,那位大将军,本身就流淌着一丝引渡使的血脉。否则,张骞几人打通西域的过程中,怎么能够在天山之巅,看到那艘以建木残枝为龙骨的浮槎?”
夏松萝眼眸闪过明悟:“原来是这样。”
夏正晨重新拿起那半块儿苹果,表面已经氧化了,但女儿削的,必须得吃。
他轻轻咬一口,慢慢说:“当时,咱们夏家的先祖手持‘回川’,就站在浮槎上。发现那位齐大将军,竟然能够看到浮槎,猜他身怀一丝引渡使的血脉。”
先祖将‘回川’交给齐大将军试了试,发现他果然可以操控浮槎。
就将‘回川’赠给了他。
齐大将军也是个果决的人,当即决定携家眷,带死士,入天河,担负起镇守的重任。
夏松萝问:“我还听齐渡说,权衡是掮客从天河里捞出来的,不是我们家祖先造的吗?”
夏正晨冷笑一声:“是先祖造的,当时先祖去天河,就是因为刚造完权衡,打算放在天水里蕴养一阵子。”
天河水,也是天上水,能量场极强。
“结果被掮客的先祖给偷走了。我们家先祖就让自己的朋友,对偷盗者下诅咒,本来是打算咒死他,但张骞说,不如留他下来协助舟客,一起镇守天河,先祖才同意。”
夏松萝又说一句“原来是这样”。
讲完舟客的事情,夏正晨意味深长地瞟了一眼江航。
转而望向夏松萝,他推了下眼镜,微微笑着说:“在镜中世界里,爸爸不是告诉你,你如果看上齐渡,完全不用考虑他舟客的身份,不用担心长时间两地分居,问题不大。”
江航查资料查到头昏眼花,闻言抬起头,朝夏正晨望过去。
夏正晨当他不存在:“每年八月才回来的限制,对我们来说不是限制,因为爸爸知道天河的后门在哪里,还知道怎么开。”
话音刚落下,就听见江航凉凉接了一句:“我好像也知道,您是怎么死的了。”
自己作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