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油茶 (第2/2页)
用肥皂洗了洗手,这才拆开信件。
娟秀的字迹出现在眼前。
陈渊:
见字如面。
提笔时思绪万千,总觉对你有太多亏欠,谢谢你在奶奶病重时的慷慨相助,也谢谢你在矿上为我留下的那些温暖回忆,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如一道光照亮前路。
那时我并非胡言乱语,而是在绝望中的坚决。
既已应你,绝不悔言。
被父母强制带走后,管束甚严。
若非彭姐姐前来探望,请求她冒险转交,这封信也无法来到你的手中。
五百块钱,随信而至,希望能让陈叔他们不再困扰。
说来可笑,父母将我带到南方后,自己犹如商品般,被他们四处炫耀。
以求谋得权势人家青睐。
休学半年之期将至,年后便应该恢复些许自由,听闻你近日所事,心中喜悦,与有荣焉。
若有心仪之人,我也不会怨怼,衷心祝福能得佳偶。
愿身能似月亭亭,亦如西南风。
祝长辈安好,望锦绣安然幸福快乐。
秋白鹭
1987.10.02
陈渊看着信纸上的褶皱,晕染了笔迹的湿痕,还有那些未尽之语,一时间惆怅万分,上辈子,脆弱的自尊心,让自己早早逃离此处,这封信便因此错过了吧。
曾经和秋白鹭相处的记忆,即便隔世而望,一幕幕依然是如此的鲜活。
院子里,彭曦坐在椅子上,她孤身一人从魔都来到此处,心中是对秋白鹭的怜惜,也是想要看看如今声名鹊起的陈渊人品如何。
她不想那姑娘只因为五百块钱,就将自己的人生捆绑。
看着陈渊走出餐馆门,来到院子里,面色淡漠问道:“写好没有?”
而陈渊却是提着热水壶,拿着杯子,掺水泡茶:“彭小姐,请喝茶,感谢你能够来此偏远之地。”
“看了白鹭的来信,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复。”
“她能如此信任你,也应该讲过我们之间的事情。”
“我希望她能好好的生活,这五百块钱,应该是从你这里借的吧?”
五张崭新的百元大钞,放在了彭曦的身前:“我借的钱,怎么需要她来还呢?而且我已经付出过代价了。”
“还请收好。”
彭曦点了点头,将钱放入钱包里,淡淡的说着:“那我去四处转转,晚上住招待所,明日离开。”
陈渊笑道:“彭小姐远道而来,还是为我送来信件,马上到饭点了,也尝尝我们这里的饭菜如何?”
彭曦不是个矫揉的性子:“行。”
带着挑剔和审视,她看着陈渊端来饭菜,拿着一次性筷子,先尝了尝青椒土豆丝,不自觉的眉毛扬起,小炒肉和青椒玉米饼回锅,更是让她眼睛一亮。
不愧是巴老先生都盛赞的美食,这小子,以前在白鹭的面前还藏了一手呢。
想到白鹭描述的那些日子,也释然了。
至少,他是实打实的为白鹭做了太多的事情,在那姑娘最绝望的时光中,给与了依靠和信心。
这个时代的姑娘们,对于感情非常看重,有着最为朴素的观点。
认定了,就绝对不会轻易改变,除非对方犯了原则性的错误。
而随着学校的下课铃响起,餐馆就变得极为忙碌起来,看着如此火爆的场面,彭曦都有些惊讶起来,转念一想,也应该如此才是。
身为《活着》的作者,巴老先生亲至且给与高度肯定的餐馆,不火都没有天理。
随着客人们到来,关于矿上的各种八卦,也不知不觉的进入她的耳中。
看着小老幺和姚铃欢呼着跑近餐台,喊着陈渊大锅的时候,她不禁好奇的问着一位面善的大姐:“请问,陈老板有两个妹妹吗?”
徐新枝也是有意坐在这穿着潮流,气质冷傲却清贵的女子身旁,听到这标准的普通话,不禁笑道:“你也是陈大作家的读者么?”
彭曦点头:“算是吧。”
徐新枝就乐呵呵的道:“大点儿的是收养的,小点儿的是亲妹妹,不过这小子都是一视同仁,都当亲的在养,如今白白嫩嫩的,比以前好看了不知道多少倍。”
“还有个叫做锦绣,在利州读中专呢。”
“小妹妹你是从大城市里来的吧?肯定想知道陈大作家的那些八卦是不是?”
“八卦?”彭曦有些不解。
徐新枝笑着道:“这是从陈大作家那里传出来的,他说八卦就是各种小道消息,哈哈。”
听到这话,彭曦浅笑:“那还请这位姐姐给我讲讲如何?”
反正午间没事,徐新枝三两口将饭菜吃光,拉着她来到院子里,取出杯子给对方倒上水,然后把自己泡着菊花的杯子满上,这才兴致勃勃的摆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