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天天来这里吃 (第2/2页)
而这时,竟然还有不少读者陆陆续续来到矿上,打听着来到以食小餐馆。
这些对文字极为热爱的书友们,见到陈渊的时候,激动不已。
和昨日便来的书友交谈后,不禁喟叹来晚了,没亲自听到陈作家的八卦,但是能吃到他亲自做的饭菜,也不虚此行。
得知拿着《收获》杂志去签名,还免费赠送盖浇饭,这些读者们都有些惊喜。
这陈作家对读者们也太好了嘛。
陈渊热情的合影,签字,给他们打饭,而秦伟光他们也乐呵呵的到来:“老弟,光吃素菜盖浇饭的话,多少钱?”
听到这话,陈渊拍了拍脑壳:“还好秦哥你提醒,我去把牌子上的菜单重新写下。”
“两荤一素,四毛钱!”
“一荤两素,三毛五”
“一荤一素,三毛!”
“三个素菜,二毛五!”
“泡菜还有醋汤,依然免费哈。”
拿着粉笔,急匆匆的去写在门口的牌子上。
锦绣担心陈渊亏本并非没有道理,但是陈渊却仔细计算过,虽然成本略高了些,只要量在那里,就不会亏损。
这盖浇饭,可是矿上的独一份儿。
菜适量,米饭打多些,在舀点儿汤汁,是这些客人们真正的味觉盛宴。
有第一次尝到的,不免惊呼出声,怎么能这么好吃?
陈正益也跑了过来,笑着说道:“渊哥,老汉儿说我妈手艺越来越撇了,来你这里打点饭菜,四个人的哈。”
也没等陈渊拒绝,就把钱丢进了收银台。
陈渊知道是大伯在支持他的餐馆,心中感动,接过饭盒,全都打着肉菜,装得满满的。
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琚。
而小老幺这时候,把碗里的饭菜拌在一起,吃得脸蛋上都油乎乎的,小家伙比她好多幼鹅园朋友强多了,都不要麻麻喂呢。
不一会儿,徐新枝拉着她老公和孩子也来到餐馆里,看到饭菜还没有卖完,这才松了口气,横眉竖眼的道:“喊你们早点早点,一个二个全都是焉牛子,要是卖光了吃不到,看老娘不收拾你们两个。”
随即急忙排队道:“小陈,三份盖浇饭哈,两荤一素。”
陈渊做了个ok的手势:“要得!”
徐新枝的老公看着餐馆里人声鼎沸,不禁咋舌,这也太火爆了啊。
当他接过盖浇饭,和老婆孩子找了个位置坐下,吃了第一口之后,再也停不下来。
眼泪都快淌了出来,以前吃的那些都是啥玩意儿啊?
徐新枝的儿子,在子弟校读初中,他闷不做声的大口刨饭,心中吐槽昨天就不该跟老汉去利州市里玩儿!
吃得脸包子都鼓鼓的,呜呜的说道:“我以后,天天在这里吃。”
“老妈不用给我煮饭了。”
徐新枝给了他一脑瓜崩:“你还嫌弃上我做的饭菜?以前不是说爱吃么?”
把饭菜吞咽到肚子里,杨帆狡辩:“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谁叫比老妈你做的更好吃?”
盘子里的汤汁都被舔得干干净净,这才咕嘟咕嘟喝着醋汤,长长的哈了口气:“我要给同学们说,以食小餐馆才是我们矿上第一食堂。”
打着饱嗝,捂着肚子,吃饱喝足的幸福感,让他不舍得动弹。
他老爹也是一样,只觉得回味无穷。
完求了,以后婆娘做的饭菜,怎么能吃得进去哦?不免有些愁眉苦脸起来。
有从蜀都而来的读者,此刻吧嗒着嘴感叹道:“我本来就是个老饕,平日里就看看书,喝喝茶,本以为在蜀都已经吃过不少美食,却没想到来到这里后,被陈老师的厨艺所折服。”
“堪称业界顶尖的水准,即便是那些大酒店的厨师,除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大师傅,根本没人能够比拟。”
跟着他一同前来的书友,也点着脑袋,觉得被惊艳到了。
这位陈作家,秀得人头皮发麻。
写书爆火,就连厨艺都如此顶尖,而且他今年才刚满十八岁,堪称年少有为。
享受了美食,书友们就围在一起讨论着小说,听到早上陈渊还把后续的情节大概的讲了一遍,中午才赶来的他们,不免有些遗憾没亲耳听到。
刘念和锦绣她们收拾锅碗瓢盆,陈渊就开始在打荷台上捏肉包子,看着他双手灵巧的将一个个漂亮的精致的包子做好,引来不少人都惊叹。
让他们自己来做的话,一个包子没两分钟搞不定。
而且还会形状各异。
陈渊看着馆子里那些客人们,脸上带着微笑,觉得自己抄书虽然不要脸,但是却真的把自己名声打了出去,吸引来不少读者来这里消费。
自己可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