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闻着就特别开胃 (第1/2页)
刘念磨着米浆,陈渊开始做包子,锦绣就烧着开水兑醋汤,这样下午用餐的时候,醋汤的温度就会刚刚好,小老幺和姚铃被赶去睡午觉。
蝉鸣喧嚣,树影婆娑。
一阵疾风吹来,远处的乌云被吹了过来,哗啦啦的大雨泼洒而下,将夏日的燥热驱赶。
河水也渐渐变得浑浊起来,继而如同发怒般咆哮奔腾。
雨水如帘子般从帆布棚两侧掉落,砸在地面上形成一朵朵的水花。
对面山峦,雾气阑珊,犹如被装进了水墨画里。
棚子在雨水中,犹如在打着鼓般闷响,陈渊把包子做好,将蒸笼放在柴火炉上,看着这场面,不自觉的叹道:“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暗向雨中移。夜长只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沉吟亦感时。”
刘念不由得抬头看向自己的老板,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锦绣却是故作讥诮道:“大哥,你这是在想谁啊?”
“哦,应该是那位白鹭姑娘吧?也对,她长那么好看,是我也忘不了她。”
陈渊翻了个白眼:“你哥是在感叹,摆摊赚钱无歇期,不知道还得奋斗多少年,才会无忧无病身荣贵。”
“再说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女谁不喜欢?”
“君子,食色性也。”
锦绣面色微红,呸了一声,她才十四岁呢。
狂风骤雨,看来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陈渊把米饭蒸上,看着刘念磨的米浆,虽然有些损耗,却非常的细腻。
他把立式柴火炉上熬煮高汤的大锅撤下,冒雨把家里的蒸笼给抱了出来。
垫纱布,抹上自制香油。
把另外一个铁锅放在炉子上,添煤扇风,等到锅里水开,开始倒入米浆。
陈渊计算着时间和温度,等到差不多有了四分钟,就把蒸笼揭开,里面的米浆已经成为了莹白半透明的蒸凉面,刷香油,揭下来放在扑了纱布的桌面上。
半个小时不到,米浆就被消耗完,而桌上,已经摆好了十二张莹润的蒸凉面。
锦绣有些惊奇的道:“原来蒸凉面是这么做出来的呀?”
“学校门口的杜凉面,两毛钱一碗呢,每天好多人去那里吃嘞。”
“老哥,我们也要卖蒸凉面吗?”
陈渊点了点头:“这是试做,今晚咱们就吃凉面。”
“得给秦老哥他们留些,让他们尝尝,看看反馈如何。”
说话的时候,又开始淘米,泡了六斤大米,明天下午就正式售卖。
等到小老幺和姚铃睡醒,大雨还在哗啦啦的洒落,小娃儿们冒雨跑到棚子里,一眼就看到桌面上那白润泛着油光的蒸凉面。
“大锅大锅~这是什摸呀?”小老幺爬到凳子上,凑近了瞅着。
陈渊笑道:“这是蒸凉面,想吃不?”
小家伙用力的点着脑袋:“想次!”
既然如此,陈渊取了七张凉面,切成食指粗细,装进大盆子中调味,蒜水,香醋,白糖,味精,放入适量的酱油,浇上秘制红油。
随着陈渊的搅拌,看着凉面变成了焦糖色,鲜香的味道更是扑鼻而来,不只是俩小娃娃,就连锦绣和他自己都有些馋涎欲滴。
小老幺已经很自觉的端来自己的碗,昂着脑袋眨巴着大眼睛,乖巧的看着自家大锅。
给在场所有人都挑了一碗,剩下的给老妈还有任灵秀端了过去。
老爸的等他睡醒了再做。
吃上一口,麻辣鲜香,爽滑软糯而弹性十足,小老幺被辣得嘶哈嘶哈的流着清鼻子,却依然不肯放弃面前的美味,大口大口的咀嚼。
嘴角边,脸蛋上,都沾上了调味料,不自觉的变成了小花猫。
刘念更是夸张,三两口就把自己碗里的凉面塞进了嘴里,打来醋汤在碗中,大口大口的喝得精光,然后打了个饱嗝。
锦绣嘶嘶的吸着气,小口小口的嗦着凉面,好吃得让她汗水都沁了出来。
姚铃的脸包子也鼓鼓的,大锅做的蒸凉面,真的好吃惨了,一口接着一口,辣得她脸蛋都红扑扑的。
就连陈渊自己也被这凉面惊艳到了,面条爽滑软嫩,红油的香辣、蒜水的冲劲儿、醋的酸爽在舌尖炸开,白糖又恰到好处地调和了刺激感,滋味绝妙。
任嬢嬢把打着雨伞,把洗干净的大碗还来时,由衷的感叹道:“大娃,你这凉面比杜老板的好吃太多了。”
“特别是那个熟油辣椒,特别香,用来拌凉菜,拌面条也安逸。”
陈渊笑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有点底了。”
“明天得买些豆芽回来,碗底没有素菜的话,光吃凉面会有点腻。”
任灵秀就嘿了一声:“小伙子阔以,那杜凉面就没得弄这些,吃完的确有点儿腻人。”
“到时候你这凉面卖好多钱一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