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旧档迷雾 (第2/2页)
“果然如此。”听风吟合上一本厚厚的料账,眉头紧锁,“做得天衣无缝。”
周婉儿丝毫不气馁。
她几乎将脸贴到了发黄的纸页上,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墨迹,偶尔拿起小药瓶靠近嗅闻。
“看这里。”她指着矿料转运交接文书的签名处说道:“墨色,比正文和其他签名要稍浅一些,而且……冰片的气味几乎淡不可闻。”
听风吟凑近细看,果然发现那签名“赵四”二字,墨色略显虚浮,与整篇文档沉稳的墨迹有细微差别。
“像是……后来补签的。”听风吟猜测。
“更像是在心神不宁,或者……匆忙之下签下的。”周婉儿目光锐利,“而且,这份文书用的纸,与周围同年的卷宗相比,似乎更白、更挺括一些。”
她抽出旁边一份无疑点的卷宗作对比,差异虽微小,但在她刻意寻找下,变得明显起来。
“有人替换了原始记录?”听风吟心中一惊。
“未必是整个替换。”周婉儿沉吟,“或许只是抽换了其中最关键的一两页。看这装订线,这一页的线孔似乎比别的页要新一点,磨损更少。”
线索虽微小,却至关重要!这证明工部的档案并非铁板一块,确实被人动过手脚!
然而,正当他们想依据这份文书去追查那个名叫“赵四”的押运小吏时,却发现记录里显示,此人在差事结束后不久,便“坠马身亡”了。
又是一条死路。
就在气氛再次陷入凝滞时,周婉儿的目光被档案架最底层一个不起眼的、布满蛛网的角落吸引。
那里堆放着许多废弃的草稿、残破的旧册,好似等待清理的垃圾。
她鬼使神差地走过去,蹲下身,不顾灰尘,轻轻拨开那些废纸。
忽然,她的指尖触到一本极其破旧、封面早已脱落的线装册子。
她将其抽出,吹开厚厚的积灰,露出里面模糊的字迹。
那似乎是一本工部下属将作监的日常物料领用流水笔记!
此笔记并非正式档案,更像是某个小吏的随手记录,或以备核查的私册。
只见笔记上潦草地记载着某日领了几斤朱砂,某日支取了几刀熟宣,某日又领了一批特制的粘合鱼鳔胶。
她的目光骤然定在某一页上!
那上面写着:
【大悦二十年五月十九,杨监丞亲取赤金箔三斤,南洋冰片墨二锭,言称‘佛身点睛之用’。】
【六月初三,杨监丞取精炼紫铜二百斤,批注:‘试铸新样’。】
【七月初八,再取精炼紫铜八百斤,批注……空白。】
“赤金箔!冰片墨!”
“佛身点睛?”
“紫铜?”
“这岂不是一件事?”
“而杨监丞,则极可能就是那个已死的将作监丞杨坚!”
婉儿心中渐渐有些明白了。
而这本私册,或许是因为太过破烂不起眼,竟未被销毁,遗忘在了这故纸堆里!
周婉儿的心脏狂跳起来,她强压住激动,将这本破旧的册子紧紧抱在怀里,如同抱着一块灼热的
“听风吟!”她虽压低了声音,却足以让他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