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高夏跟来了 (第1/2页)
  
  回到家,争华把去凤凰山看琼丽的事告诉了艳红,并把五年前琼丽写给他的那封信拿出来让她看。
  
  艳红看了眼那封已经泛黄而未启封的信问争华:“你为啥五年了也不启封呢?”
  
  争华说:“我等着你启封呢。”
  
  艳红就小心翼翼地启开信封,里面只有一页信纸,上面是琼丽娟秀的字迹:
  
  亲爱的争华哥:
  
  我在九泉之下祝愿你和我艳红姐永远幸福!
  
  小妹,琼丽绝笔。
  
  艳红望着手里的那封信,双手颤抖着,她的泪水默默地滴在了泛黄的信纸上。
  
  过了会,她试去了脸上的泪迹,抬起头来深情地对争华说:“争华,咱们结婚吧。”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按理我们也应该结婚啦,可是,我在海岛,你在内地城市,结了婚,两地分居你要吃苦头的。”
  
  “我不怕。”艳红坚定地说,“只要跟你在一块,吃再大的苦,我也情愿。如果够随军条件,我可以调到你们海岛上去教书。”
  
  争华望了她一眼,没吭声。
  
  “也许我配不上你啦,你是军官,我只是个中学教师。”艳红注视着他说。
  
  争华没有正视她的目光,也没回答她。
  
  两人就这么默默地呆了会,艳红就走啦。
  
  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对他和艳红的婚事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爸说:“到了该考虑的时候了,年龄也够啦。”
  
  妈说:“我做梦都想抱孙子。依我看,过去和艳红的父母商量商量,春节就给你俩办喜事吧。”
  
  妹妹争慧说:“要我说,应该再等几年,年轻人应该先干一番事业,然后再考虑婚姻问题,你说是吧哥?不过,这只是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我也想再等几年考虑这个问题。”争华望着爸妈表了态。
  
  “现在结婚和等几年结婚不一样吗?”妈反对,“早结了婚,我们早省了这份心,免得整天挂记。”
  
  王政委没吭声,他已经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了,成了巡视员。他和老伴盼着能有孙子看,那样的生活会更加充实。既然儿子说等几年再结婚,这自有他的道理,他不便说什么。
  
  晚饭后,艳红来了,争华把再等几年结婚的想法告诉了她。
  
  艳红平静地说:“我等着你……”
  
  争华问起了她学校的事,艳红告诉了他,她现在教三个高一班的语文课,而且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
  
  争华也把部队上的一些事告诉了她。
  
  艳红玩了会便走啦。
  
  高夏听说爸爸托人把她分到青岛海军401医院以后很不高兴:“爸,我不是说要去争华哥分到的那个小岛上的医院嘛。你怎么还是把我分到了青岛了呢?”
  
  高师长对女儿说:“这是你妈的主意。”
  
  柳医生对女儿说:“傻孩子,多少人想去青岛还去不了呢,你爸费了很大劲才把你分配到青岛去的。”
  
  “反正我不想去青岛,就想去争华他们小岛上的医院去工作。”高夏撅着嘴不高兴地说。
  
  “你这孩子真不懂事,好歹不知。”柳医生生气地说。
  
  “我就是不去青岛。”高夏上来了犟脾气。
  
  “你不去拉倒,我不管你的事啦。”柳医生气的进了自己房间。
  
  高师长望着生气的女儿无语。
  
  过了一会,他叹了口气对女儿说:“你可要想好了?以后不能反悔。”
  
  “爸,你放心,我绝不会反悔的。”高夏响亮地对爸爸说。
  
  “那好,你要反悔啦,我不会再管你的事啦。”高师长掷地有声地说。
  
  就这样,高师长又托战友把女儿的调令改成了争华工作的小岛上的医院。
  
  高夏如愿以偿底分到了争华工作的小岛上的医院。
  
  高夏提出要去看望王伯伯和冯阿姨,然后跟争华去小岛报到。
  
  爸妈同意了。
  
  高师长给老战友买了一箱衡水老白干让女儿给他带去。
  
  上了火车以后,高夏在卧铺上怎么也睡不着,她想象着马上就要在小岛上开始的新生活,她的心里充满了激动。
  
  在齐都市下了火车走出站台后,她就在火车站广场站着,因为她来的时候没有电话告诉争华,她不知道王伯伯的部队在哪里。
  
  他只知道王伯伯是一个师的师政委,他们部队驻防在大山里。
  
  她就问一个刚下火车的军人:“同志,请问你们这里有个空军部队吗?”
  
  “有一个航空师,不在市里,在离市里20公里外的大山里。”
  
  “怎么坐车啊?”
  
  “我正也好是这个部队的,你跟我坐我们师里的班车去吧。”那个战士热情地说。
  
  “谢谢你。”高夏高兴地说。
  
  坐部队班车到师部后,她打听了一下,知道了王伯伯家的住址。
  
  来到王伯伯家门口,她轻轻地敲了敲房门,开门的是冯阿姨。
  
  冯阿姨对亭亭玉立在门口的高夏问:“同志你找谁啊?”
  
  “你是冯阿姨吧?我是小霞啊。”高夏说出了自己的小名。
  
  “小霞?你是老高家的二女儿小霞?”冯阿姨望着她喜出望外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