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双倍经费的终极效果 (第1/2页)
第79章:双倍经费的终极效果
凌晨三点十七分,陆砚之的电脑还亮着,但人已经不在办公室了。
那封匿名威胁邮件被他随手转给了顾晚舟,就像扔进下水道的一节废电池,连个响儿都没听见。他知道,真正的反击从来不是嘴炮,而是让对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棋子一粒粒被吃掉,还说不出半个“不”字。
第二天傍晚,横店明清宫苑。
夕阳把汉白玉台阶染成金红色,顾晚舟刚从威亚上落地,稳得跟踩平地似的。她甩了甩脚上的高跟鞋,冲导播台挑眉:“有些人连站都站不稳,还好意思说我浪费?”
镜头切进花絮,官微三分钟后就发了短视频,标题直接拉满:【影后腾空三米六,某些人还在抠绿布省钱】
弹幕瞬间炸锅。
“这动作我看了十遍,丝滑得像德芙广告。”
“上次某综艺用吊威亚拍坠楼,结果演员卡在半空五分钟,导演回去修特效去了。”
“建议所有制片人集体观看,看完自觉补交智商税。”
苏然团队那边也没闲着,连夜买了一波水军,主打一个“顾晚舟烧钱博眼球”,结果刚冒头就被平台反手封了三百多个账号。不是系统误判,是陆砚之早就在备案数据库里埋了关键词黑名单——“烧钱”“炫富”“顶流特权”,只要带这些词批量发文,AI直接判定为赵氏残余势力,一键清缴。
小唐没再举牌,但他手机里有个自动提醒程序,每到零点就震动一下。今天震动完,他瞄了眼屏幕,立马给陆砚之发了个表情包:火箭升空,配文“准备点火”。
陆砚之正坐在偏殿角落刷后台数据,收到消息抬头看了眼天色。
风不大,但旗杆上的节目组旗帜哗啦一抖,像是打了声呼哨。
他点开加密邮箱,导演组的数据报告刚到:本季收视率同比提升30%,广告招商额涨了50%,观众留存率创三年新高。最狠的是互动数据——“安全拍摄”相关话题讨论量破亿,#谁还敢拿五毛特效糊弄我# 冲过热搜前十。
他嘴角动了动,敲键盘甩出一条通稿草稿,标题起得贼理直气壮:《从收视增长看综艺工业化投入回报比》。
附件塞了两张图。
第一张是三年前某棚拍综艺坍塌事故现场,钢架歪斜,演员躺在担架上,脸都被砸肿了。第二张是今天顾晚舟翻跃落地的慢动作截图,肌肉线条绷紧,落地瞬间膝盖微屈,缓冲完美。
底下一行小字:“同样是高空戏,一个赔命,一个爆火。你说观众选谁?”
通稿还没发,导演组内部先吵起来了。
“花这么多钱真有必要吗?”副导演嘬着保温杯,“以后别的节目都照这个标准来,预算直接翻倍,甲方不得跑光?”
总导演没说话,点开顾晚舟刚发来的视频链接。
画面里,三年前那场事故的幕后采访流出:制片人亲口说“安全绳太贵,用普通登山绳替代就行”。结果拍摄时断裂,演员摔断两根肋骨。
镜头一转,是本季同一类动作的安全执行流程:第三方检测机构进场、钢丝承重测试记录、演员双保险挂钩、现场医疗组待命……整整八分钟,全是硬核细节。
顾晚舟的声音从音响里飘出来,懒洋洋的:“不是我在烧钱,是在替行业还债。以前省下的每一分钱,现在都变成了观众骂你们‘糊弄’的每一个字。”
会议室安静了三秒。
然后有人小声嘀咕:“要不……咱们把这次的成本结构整理一下,报给平台当参考模板?”
话音未落,陆砚之手机震了一下。
脑海里浮现三个字:
**#行业新标准生效#**
48小时倒计时启动。
他没急着回邮件,也没立刻发通稿,而是推了推眼镜,盯着那条预知热搜看了两秒,然后轻声说了句:“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