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资金实力的行业认证 (第2/2页)
“不是咱定规矩,”他边敲边念叨,“是让大伙儿觉得这本来就有规矩。”
---
傍晚六点,双热搜并列第一。
#资金使用新标准#底下,已经有好几家制作公司留言表态:“下季节目将参考该资金管理模式。”
一家头部平台甚至发公告:“即日起,所有涉及高空、爆破、威亚的综艺项目,须提交安全认证报告方可立项。”
陆砚之靠在椅子上,眼镜滑到鼻尖,看着数据曲线慢慢走平,像是风暴过后的海面。
小唐趴在他办公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倒计时牌,嘴里嘟囔着“还有46小时……不对……45……”
他伸手把牌子抽出来,轻轻放在一边。
手机震动,是顾晚舟的加密邮件。
“看来下次不用我出钱,他们自己就会升级了。”
他回得很快:“等他们发现省钱不如省事,才算真正懂了。”
刚发出去,又一条新闻弹出来:某老牌导演公开吐槽,“顾晚舟这是砸钱立人设,咱们普通节目哪学得起?”
陆砚之笑了,转手把这采访截下来,发到几个制片人微信群里,配文:
“他说学不起?那问问观众,是想看演员在绿幕里飞,还是真摔了?”
不到十分钟,群里就吵翻了。
有人说“成本太高搞不了”,立刻有人回怼:“你拍五毛特效省下的钱,够赔得起人命吗?”
还有人算账:“其实她那两百万分摊到整季也就每期多几十万,但安全性翻倍——这买卖不亏。”
眼看着讨论从“能不能学”转向“该不该学”,陆砚之关掉群聊,重新打开那份《倡议书草案》。
他把“资金透明化”那一章的措辞又捋了一遍,顺手加了个脚注:
“参考案例:2025年某顶流综艺因拒绝使用绿幕替代真实场景,虽超支但零安全事故,播出后收视率反升18%。”
写完,他喝了口冷咖啡,酸得眯起眼。
这时候顾晚舟又来消息:
“刚才有个制片人打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当‘综艺安全顾问’,按项目收费。”
他回:“报价别低于五百万。”
“我说了。”她回,“他还问能不能分期。”
陆砚之差点笑出声,手指飞快敲字:“告诉他,安全这东西,不接受花呗。”
两人你来我往地聊着,文档在后台自动保存,版本号跳到了V3。
窗外夜色浓稠,楼下的便利店换了新班次,关东煮的雾气贴在玻璃上,模糊了一格灯光。
陆砚之揉了揉太阳穴,看了眼时间:23:47。
47小时倒计时还在走。
他知道明天会有更多质疑,会有更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嘲讽,也会有试图蹭热度却敷衍了事的伪升级。
但他更知道,有些事一旦开了头,就再也回不去了。
就像以前大家都觉得绿幕能糊弄,现在突然有人把真城堡搬进来,你还怎么说服观众相信那片飘着塑料叶子的蓝布是亚马逊?
他正想着,手机又震。
顾晚舟发来一张截图:某个新综艺的立项书草稿,其中一条写着——
“拍摄场地参照‘顾晚舟标准’执行,预算预留真实环境搭建费用。”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三秒,然后默默把倡议书的标题改成了:
《致所有还在拿绿幕当战场的综艺导演:你们的活儿,该升级了》。
文档保存成功。
小唐在桌上翻了个身,嘀咕了一句:“教授……热搜……还没掉……”
陆砚之看了他一眼,轻声说:
“没掉,还在榜上呢。”
他低头继续修改条款,钢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
电脑屏幕右下角,时间跳成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