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都几天了,也不来医院看看你? (第1/2页)
苏曼卿一路心急火燎地赶到工地,远远就看到一群人围在引水渠的溃坝处,气氛凝重。
而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让她愣了一下。
曾教授竟然也在!
“曾教授?您怎么来了?”苏曼卿快步上前。
曾和平转过身,脸上还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
“我上午刚从海市机械厂回来,就听说工地出了状况,赶紧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小苏同志,你来得正好,快来看看这情况!”
两人也顾不上多寒暄,立刻一起走向出事的引水渠。
眼前的景象一片狼藉。
原本用沙袋和石块临时垒砌的引水渠被冲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浑浊的泥水裹挟着断木、石块奔涌而下。
更麻烦的是,大量的泥沙和碎石被洪水卷进了水压泵的进水口,将入口堵得严严实实。
几个战士正试图用工具清理,但水流湍急,脚下的地基也因为洪水浸泡和冲刷变得松软不稳,随时有再次坍塌的危险。
刘康盛不敢让他们冒险,工程已经完全停滞。
苏曼卿眉头紧锁,先是仔细观察了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又小心地靠近查看了进水口堵塞的具体情况,还用手摸了摸旁边被水泡过的泥土结构。
“情况比想象的麻烦,”她沉声道,“硬挖不行,水流太急,容易把人冲走,而且这地基已经松了,再挖可能会引起更大面积的塌方。”
曾和平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补充道:“而且堵塞物太杂,有石头有泥沙,清理难度很大。强行清理,很可能损坏进水口的滤网结构。”
苏曼卿凝神思索了片刻,脑中飞快地闪过几个方案,又一一否定。
工程组只得紧急召开会议。
会议上,气氛沉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想法。
“要不……我们找根粗管子,试着把堵塞物吸出来?”
“不行,石头卡得太死,吸不动,管子也容易堵。”
“那能不能在上游先打个坝,把水暂时截住,再清理?”
“时间来不及,打坝工程量大,而且这土质,新坝也不牢靠。”
一个个方案被提出,又被现实困难否决。
众人的目光渐渐都投向了那个一直沉默地写写画画的身影,连曾和平也只是静静地看着她,没有打扰。
好半晌,刘康盛才忍不住开口问道:“苏同志,看你琢磨半天了,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闻言,苏曼卿这才抬起头,将手中的本子摊开,上面画着一个简易的示意图。
“我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可能有点……非常规,”
她先给众人打了个预防针,然后指着图纸解释道:“我们或许可以不用直接去硬碰硬地清理堵塞物。我的思路是:利用水流本身的力量,加上一点巧劲,‘引导’它自己把堵塞物‘吐’出来,或者至少为我们清理创造条件。”
大伙儿听得一愣,利用水流自己清理?这听起来有点玄乎。
苏曼卿继续道:“具体是这样:我们不是有现成的带孔钢板和粗竹管吗?我们可以先用钢板配合沙袋,在进水口前方不远处,斜着插入河床,构筑一个临时的、带角度的‘导流缓冲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