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八十年代福星16 (第1/2页)
那车鱼很快就被拉到了隔壁县城。
根据宋沛年的提示,率先问了县城里几个较大的饭店需不需要,后又才将这一车的鱼虾拉去了菜市场。
八十年代依旧是缺衣少吃的年代,所有鱼虾卖的几乎和批发价一样,很快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买主,很好运的当天就将所有的鱼虾给卖完了。
宋大哥看了一眼一直帮着收钱一秒就算出总价的宋沛年,他觉得今天这么顺利都是因为有老三在。
不得不说,老三真的是他们一家子的福星啊。
当天卖完鱼虾,当天就返程。
如今的路虽然宽,但是坐着实在是屁股开花,时不时就要被颠一下,没几下就忍不住犯恶心。
宋沛年为了强忍住恶心,将刚刚收的一大笔钱给拿出来分类放好,然后算了一个总数。
不算人工,除开那些损耗,再加上这次的租车费,差不多和批发一个价,只多了一点点钱。
宋大哥见宋沛年报了一个数,长舒了一口气,“老三,还好听你的收一成的损耗,要不然我们这次真的赔的内裤都没了。”
宋沛年闻言笑出声来,“也没有这么夸张。”
不像鱼贩子有着完美的运输和储存工具,将货送到目的地最多只有百分之三的损耗,他们这是大货车,也没有什么氧气机,损耗自然会更大。
死鱼死虾和活的可不是一个价格。
一直开车的宋二姐夫也笑出声来,还顺势夸了宋沛年一句,“小年不愧是咱家唯一的大学生。”
宋大哥自动将话给接了过去,“可不是嘛,老三从小脑子就灵,就是、就是——”
懒。
后面这个字宋大哥自动消音,不过宋大哥觉得宋沛年懒是因为他现在对宋沛年有着巨大无比的光环,因为他觉得若是老三学习再努力一点点,说不定考个省状元都行。
不过老三不学也考了个中专回来,可不就是聪明嘛,不愧是他的弟弟。
宋大哥想着,面上又有一些得意。
宋二姐夫透过后视镜看着,又想起上次回老丈人家吃烧烤,眉间多了几丝疑惑,奇怪,这大哥一家子什么时候将三弟当儿子养了?
这么想着,默默侧头用余光看了宋沛年好几眼。
宋沛年将整理好的钱放进挎包里,看了一眼宋二姐夫,笑着道,“姐夫,你们运输队有没有考虑过增加冷链?”
“没呢。”
宋沛年又道,“那倒是可以试试,现在大家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越发舍得买吃买穿,说不定将我们这里的鱼虾卖往大城市还能卖出一个高价呢。”
说完这些,宋沛年也没有再说了,只是一个点到为止,毕竟加冷链的成本非常高,完全不是一句话的事。
宋大哥倒是赞成宋沛年这个话,“可不是嘛,我现在都发现这海鲜的价格是一年比一年高,码头上的鱼贩子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可不是需求量越来越大了嘛。”
最后看着宋沛年又喜滋滋来了一句,“咱们这出海捕鱼有前程。”
宋沛年笑着点了点头,反正他出海也只是充当一个吉祥物,每天看看海上日出的生活真的蛮惬意的。
宋二姐夫听到宋家兄弟二人的话,眼里多了几分思索,笑着道,“回去我和我们领导提提。”
说着又蹙眉道,“我听上面的意思,我们运输队以后过些日子想要扩张,可扩张又要钱,上面又批不下来,所以想着让我们员工出资入股,大哥三弟,你们觉得我和你们二姐究竟要不要出这个资?”
这个问题困扰了宋二姐夫许久,毕竟现在运输队看着不错,可是周边全都是面临倒闭的国营厂,未来怎么样,谁知道呢。
宋大哥思来想去没有想出个所以然,而是看向宋沛年,宋沛年将之前从各方得到的宋二姐夫运输队的信息整合了一下,便开口道,“我觉得行。”
又解释道,“你们领导之前政策不明朗的时候就敢背书接私人单子,现在稳定了才又有扩张的意思,说明你们领导是个新锐进取又稳打稳扎的性子,我又听二姐说,你们运输队的员工福利一年比一年好,之前还承诺给出事故的司机子女免费供养到十八岁,跟着这样的领导不会太差。”
若真是扩张成功了,说不定以后这运输队直接美美转身成为物流公司,然后二姐夫一家成为物流公司的原始股东。
最后宋沛年还加了一句,“我听说你们领导还是首都过来的,之前来我们这里坐的还是军用吉普车。”
这个年代坐吉普车,可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
宋二姐夫听完宋沛年的话一瞬间便拨开云雾见青天,“对!我以前就觉得入股这事儿行,但是我不知道为啥行,现在三弟你给我一说我就明朗了。”
回去他就用这话劝他老婆还有他爸妈。
说到底,不就是跟着这样的领导有前途嘛。
宋沛年一直逮着领导说事也是这个意思,毕竟物流的前景谁都看得出未来是一片光明,但是在一个有决策力有魄力有背景的领导带领下却更容易成功。
若是这事儿由一个草包搭台子,不说唱一出戏了,说不定台子都得给你唱塌了。
宋二姐夫是家里的独苗苗,爸妈虽是城里的工人,但都是普通职工,懂得不多,宋二姐又和他的水平差不多。
现在他和宋沛年聊了聊这种关于事业上的抉择,莫名就感觉二人亲近了不少,之前心里一点点偏见都消失不见了。
怪不得老丈人家里能容忍一个吃白饭的不干活的呢,这哪是不干活啊,这纯粹就是一家子的定海神针!
手中的方向盘一打,宋二姐夫直接将车开到了他家的巷子口,“忙活一天都累了吧,先来我家吃碗面才回去。”
宋大哥和宋沛年也没有拒绝,跟着宋二姐夫回到了他家。
不像之前,只收到了小两口还有两个小外甥的热情招待,这次就连两个一向对宋家冷淡的亲家也同样热情无比。
究其原因还是最近宋家出海收获颇丰,宋家隔三差五就会往宋二姐家里送些海货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