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常委会上来了个年轻人 (第2/2页)
“太上皇”三个字,如同惊雷,在会议室里炸响!
几位资历较老的常委,脸色当场就变了。
“这不符合我们的组织原则,也极容易造成权力运行的混乱!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钱天立的声音越来越严厉,句句诛心。
他的火力更猛了,直接对准了报告上的人选。
“再者说,高育良教授,我个人是很尊重他的学术成就的。但是他镇得住场子吗?下面那些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油条,会服他一个教书先生吗?”
“还有那个李达康同志!在林城搞经济是一把好手,这点我承认。但他那个又臭又硬的脾气,给他这么大的自主权,万一他把京州搞得更乱,这个责任,谁来负?”
他的每一句质问,都精准地射向了方案最柔软的腹部。
“合规性”和“风险性”。
这两顶大帽子,是官僚体系中,扼杀一切激进改革的无上法宝。
钱天立的话,立刻引起了连锁反应。
几位原本就心存疑虑的老派常委,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一位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更是感觉后背一阵发凉,内心警铃大作。
“老钱说得对啊!这他娘的哪里是重建,这分明是赵书记和那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毛头小子,想安插自己人,搞权力独裁!”
“今天能以‘重建’的名义成立这两个小组,明天是不是就能以‘发展经济’、‘深化改革’的名'义,成立更多的小组?”
“那我们这些常委手里的权力,不就全都被架空了吗?这绝对不行!”
另一个常委也坐不住了,他清了清嗓子,附和道。
“钱部长的顾虑,也是我的顾虑。程序,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乱了程序啊!”
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会议室里,泾渭分明地分裂成了两个阵营。
一边,是面色平静,但态度明确的省委书记赵华民,和他身后那个从头到尾都面无表情的年轻人。
另一边,则是以组织部长钱天立为首,代表着汉东旧有利益格局和官场传统的庞大势力。
矛盾被彻底公开化。
这是一场新旧势力的正面碰撞。
这是决定汉东未来十年权力格局走向的关键一战。
如果钱天立在这场博弈中占了上风,那么祁同伟这份石破天惊的改革方案,就将被釜底抽薪,胎死腹中。
而力排众议,强行推动此事的赵华民,其省委书记的权威,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损害。
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压得人喘不过气。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那最终的对决。
赵华民的脸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没有去看咄咄逼人的钱天立,也没有去看那些附和的墙头草。
他的头缓缓转动,所有人的视线都跟着他移动。
最后,那道汇集了全省最高权力的视线,越过了一众省部级大员,落在了会议桌的尽头。
落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保持着沉默的年轻人身上。
祁同伟。
现在,轮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