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6章 效益初显 (第2/2页)
其他原本中立的委员们,看着这实实在在的效益,态度也发生了明显转变,纷纷发言表示赞赏和支持。
“老李,林凡,你们这个试点搞得好啊!确实打开了局面!”
“没想到效果这么显著!看来解放思想确实很重要!”
“这为我们厂下一步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啊!”
杨书记也满意地点头,总结道:“事实胜于雄辩。技术服务公司的承包试点是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李厂长和林凡同志功不可没。看来,改革这把火,只要方法对了,确实能烧出真金白银来!”
会议的风向彻底逆转。李厂长凭借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彻底压制住了保守派的气焰,赢得了主动。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厂。其他车间的工人们听说技术服务公司的人奖金拿得手软,一个个羡慕得眼睛都红了。茶余饭后,议论的都是承包制。
“乖乖,他们车间老王,这个月拿了五百块奖金!五百块啊!”
“咱们车间要是也能承包就好了!”
“就是!凭什么他们能多劳多得,咱们还得吃大锅饭?”
“找主任去!咱们也要求改革!”
一股要求学习、要求改革的风气悄然在红星厂其他车间蔓延开来。不少车间主任和中层干部也坐不住了,主动找到林凡或李厂长,打听承包的经验,试探在自己车间推行试点的可能性。
林凡一下子成了厂里的风云人物和改革专家。走到哪里,都有人热情地打招呼,递烟,请教问题。他清晰地感受到,时代的大潮正在涌动,而他,已经站在了潮头之上。
然而,人红是非多。厂里和院里的某些人,看着林凡风光无限,心里的酸水和嫉恨也积累到了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