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旧梦痕迹 (第1/2页)
夜深得像砚台里磨开的浓墨,没有星光,只有客厅廊灯透过门缝,在卧室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陈迹侧躺着,周苓的呼吸均匀地落在他的肩窝,带着点刚洗过澡的薄荷香,混着她发丝的细软触感,像一层暖绒绒的薄毯,裹着他的手臂。
这样的亲密太陌生,又太熨帖。过去十年,他习惯了一个人睡,习惯了夜里被画笔、被未完成的构图惊醒,习惯了画室的冷光比卧室的暖灯更让他安心。可周苓像滴进宣纸上的清水,悄无声息地漫过他筑起的堤岸,让沉寂多年的心湖泛起涟漪,那些被他刻意压在湖底的、带着锈迹的过往,也跟着慢慢浮了上来。
他是被梦攥醒的。
梦里是美院老校区的画室,木质窗棂上爬着紫藤花,五月的阳光穿过藤蔓缝隙,碎成金粉,落在林晚的发梢。她坐在靠窗的画架前,没画画,而是捧着本叶芝的诗集,白连衣裙的袖口洗得发毛,却被她熨得平平整整。风从窗缝钻进来,掀动书页,也掀动她鬓边的碎发,她抬手把头发别到耳后时,指尖蹭过耳垂,留下一点淡淡的红——那是他送她的第一对银耳钉,细巧的小月亮,后来被她摔在地上,踩成了弯的。
“陈迹,你看这句。”她抬起头,睫毛上沾着点阳光里的浮尘,像撒了把碎钻,“‘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你说,以后会不会有人这样爱我?”
他那时正蹲在地上调颜料,钴蓝加一点钛白,想画出她眼里的天。听见这话,他抬头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把调好的颜料递过去——他不擅长说情话,总觉得画笔比语言更能表达心意。林晚接过调色盘,却没动笔,只是盯着他看,忽然凑过来,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带着点薄荷牙膏的甜香。
画室里的紫藤花好像突然开得更盛了,连空气都变得黏稠。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咚、咚”,撞着胸腔,像要跳出来。那时他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过下去——他画画,她看书,阳光正好,岁月安稳。
可梦境突然像被揉皱的画纸,猛地翻折。
还是那个画室,却没了阳光,只有一盏昏黄的台灯亮着,照着满地的狼藉。画框碎了,他为林晚画的《窗边读画》被撕成两半,颜料泼在白墙上,像一道道狰狞的血痕。林晚站在中间,头发乱了,白连衣裙上沾着墨渍,眼睛哭肿了,却还睁得很大,里面满是怨毒:“陈迹!你告诉我,你的心里到底有没有我?”
他想解释,想说他不是故意忘了她的生日,想说他只是太投入新系列的创作,可话到嘴边,却被她手里砸过来的陶瓷笔筒打断。笔筒擦着他的胳膊飞过,落在地上,碎成几片,里面插着的几支铅笔滚得满地都是——那是她用第一个月工资给他买的进口铅笔,说“你的线条该用更好的笔”。
“你心里只有你的画!”林晚的声音尖得像碎玻璃,扎得他耳朵疼,“我算什么?算你画架旁边的摆设吗?算你灵感来了就用、灵感走了就扔的垃圾吗?”
他看着她哭花的脸,看着那些被砸碎的、带着他们回忆的东西,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闷得发疼。他想抱她,想跟她说对不起,可她却后退一步,指着门:“你走!陈迹,我再也不想看见你!”
然后,他就醒了。
胸口像压着块湿冷的布,喘不过气,额头上的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沾湿了枕巾。他动了动手指,触到一片温热——周苓的手,无意识地搭在他的胸口,掌心带着点薄汗,却很软,像在给他传递一点微弱的暖意。
他轻轻把她的手挪开,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起身时,床单摩擦着皮肤,还带着刚才梦境里的寒意。他没开灯,借着廊灯的光,摸到衣柜里的衬衫穿上,赤脚走到画室。
画室里很静,只有挂在墙上的钟,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像在数着他心里翻涌的过往。他从抽屉里摸出烟盒,抽出一支,点燃。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他手指上的薄茧更清晰——那是常年握画笔磨出来的,也是当年和林晚争吵时,被碎玻璃划出来的,疤痕淡了,却还能摸到一点凹凸。
烟雾慢慢散开,裹着松节油的味道,在空气里织成一张模糊的网。他抬起头,看向墙角那些被白布盖着的画。布是深灰色的,盖了好几年,上面落了点灰尘,却被他偶尔擦得很干净——里面藏着他不敢碰的过去。
最左边那幅,是《紫藤花下》,画的是林晚第一次在画室给他送便当的场景,她蹲在紫藤花下,手里举着个青花瓷碗,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那时他觉得,全世界的美好都在这碗里,在她的笑里。
中间那幅,是《雨夜速写》,画的是他和林晚吵架后,冒雨去给她买红糖姜茶的路。雨很大,打湿了他的衬衫,却没打湿怀里的姜茶。他本来想画完就去找她道歉,可后来,他们再也没机会一起喝那碗姜茶了。
最右边那幅,是他没画完的《肖像》,只画了林晚的侧脸,睫毛很长,下颌线很柔,却没画眼睛——他总觉得,林晚的眼睛里有太多情绪,他画不出来,也不敢画。后来他们分手,他就把这画盖了起来,像盖起那段不敢触碰的记忆。
他和林晚,也曾有过像现在和周苓这样的亲密。在美院的宿舍里,在租来的小屋里,身体和灵魂都曾激烈地碰撞,像两团燃烧的火,想把彼此都融进骨血里。那时他以为,爱就是这样,炽热、浓烈,恨不得把所有都给对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