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独当一面 (第2/2页)
女孩看着那些图像,明显被说服了:“好的,那就做吧。”
蓝溪心中微微一松。
然而当小琳拿出护理方案和价格单时,女孩的表情变了。
“三千八?就一套护肤品加几次护理?”
“这是根据您的皮肤状况专门定制的方案,产品都是医疗级别的,效果会很明显......”蓝溪试图解释。
女孩摇摇头:“太贵了,我没想到这么贵。”她站起身,不好意思地说,“我再考虑考虑吧。”
风铃再次响起,门开了又关。
小琳没有说话,但眼神已经说了一切。
蓝溪站在原地,看着女孩穿过马路,走进了对面的美容院。
那天晚上,蓝溪独自一人留在店里。
她拿出账本,一页页翻看。开业以来的收入寥寥无几,支出却如流水:房租、工资、水电、产品成本、设备分期......
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每天都在减少,那是她工作多年所有的积蓄,加上一笔不小的银行贷款。
压力如山般压来。
她走到那台昂贵的皮肤检测仪前,轻轻触摸冰冷的屏幕。曾经,她以为专业和品质就足以吸引人。在医院工作时,患者从来不会质疑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因为他们知道那是基于科学和专业。
但这里不是医院。这里是美容行业,充斥着夸大其词的宣传和即时满足的承诺。她的严谨和专业,在别人看来不过是抬高价格的借口。
手机响起,是母亲。
“小溪,店里怎么样啊?忙不忙?”母亲的声音里满是期待。
蓝溪深吸一口气:“挺好的,刚开业慢慢来。”
“那就好,你投了那么多钱,可不能亏了啊。对了,你张阿姨问我你这做什么的,我说了半天她也没明白,最后问打几折...”
挂掉电话,蓝溪感到一阵无力。
她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霓虹闪烁的街道。对面美容院的顾客进进出出,欢声笑语不时传来。那家店的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只有高中文凭,但生意红火。
难道我真的错了吗?蓝溪问自己。
她回想起决定开店的那一刻,那份让更多人享受到真正科学护肤的初心。现在这份初心被现实击得粉碎。
夜深了,蓝溪没有开灯,独自坐在黑暗中。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社交媒体账号——只有寥寥几个粉丝,发的科普内容几乎无人问津。而那些承诺“瞬间美白”、“一夜回春”的账号却粉丝无数。
难道人们宁愿被欺骗,也不愿接受需要时间和过程的事实吗?
忽然,门上的风铃响了。
蓝溪惊讶地抬头,看到一个身影站在门口。
“还在营业吗?”一个轻柔的声音问。
那是个六十多岁的女士,衣着朴素但整洁,手里拿着一个布袋。
“我们已经下班了,”蓝溪起身开灯,“您有什么事吗?”
女士有些不好意思:“我路过好几次,看你这里很不一样。我想问问...”她犹豫了一下,“你们能帮我看看这个吗?”
她从布袋里拿出一个相框,里面是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女子约莫二十多岁,皮肤光洁,笑容明媚。
“这是我三十岁的时候,”女士指着自己的脸,现在已被岁月刻满痕迹,“我的孙女说,奶奶以前好漂亮。我就想...”她突然有些窘迫,“我知道这很傻,我都这个年纪了......”
蓝溪的心突然被触动了。
她请老人坐下,为她倒了杯水。
“这不傻,”蓝溪轻声说,“每个人都希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与年龄无关。”
她没有推销任何服务,只是简单介绍了皮肤老化的过程和可能的改善方式。老人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
最后,老人站起身:“谢谢你,姑娘。我今天先回去了,改天带我女儿一起来。”
蓝溪送她到门口,风铃在夜风中轻轻响起。
看着老人远去的背影,蓝溪忽然明白了什么。
她回到店里,重新打开电脑。开始修改宣传方案,不再强调昂贵和设备,而是关注“皮肤健康”和“自我关爱”的价值。她写了一篇长文,讲述不同年龄阶段皮肤的特点和护理重点,没有夸大承诺,只有科学解释和合理期望。
夜深人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回荡在空荡的店里。
蓝溪抬头,看到玻璃门上自己的倒影——坚定而专注。门外,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对面美容院的喧哗已经沉寂。
这一刻,她不再怀疑自己的选择。
专业不是冷冰冰的仪器和高昂的价格,而是对每个人独特需求的尊重和理解。她需要的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找到沟通的桥梁。
风铃轻轻晃动,仿佛在回应她的思绪。
黎明即将到来,新的一天就要开始。蓝溪知道,道路依然漫长,但那个老人的到来让她看到了希望的微光。
在专业与商业之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她终将找到那个平衡点。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