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花宴巧设择良才 (第1/2页)
送走了满怀激动与期盼的二舅一家,林望舒独坐书房,指尖轻叩桌面,心中关于重开绣楼的计划愈发清晰。
直接与外祖母娘家合作,选拔可用之才,此事需得办得既有效,又不至过于张扬,以免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她思忖良久,一个源自现代、却可巧妙嫁接于古代的形式跃入脑海——何不办一场别开生面的“花宴”?
名义上是邀请外祖母娘家的女眷们至庄子赏春散心,实则暗中设下几轮比试,综合考察来人的品性、技艺乃至应变之能。
地点便选在李庄头打理的那处河畔庄子,那里景致清幽,场地也宽敞,到时候还得多找点马车去接人,得联系车行。
打定主意,她便开始细细筹划。首先要定下庄子,与李庄头打好招呼,安排宴席、场地布置等一应琐事。
其次,便是要通过二舅,将这场“花宴”的真正目的和选拔方式,悄然通知到外祖母娘家尚在扬州、且可能身怀绣艺的族人,给予她们充足的准备时间。
这期间,二舅和二舅母少不得要往返传递消息、协调关系。
想到此处,林望舒意识到,自己尚未见过那位大舅母。
听二舅所言,大舅母性子泼辣爽利,上次她去外祖家时,大舅母正巧带着待字闺中的小女儿去庙里进香,实则是为相看人家,当时未能得见。
如今既要与外家合作,这位掌着内宅的大舅母应该也是需要了解的人物之一。
果然,不过两日,大舅母柳周氏便带着小女儿上门来了。
一是为上次未能亲迎致歉,二是听闻姑奶奶有意重振绣楼,特来拜见并看看有无能帮衬之处。
柳周氏果然如传闻般,快人快语,行事利落,虽带着几分商贾之家的精明,却也不失爽朗大气。
她的小女儿约莫十三四岁,模样清秀,低眉顺眼,颇有规矩。
林望舒与柳周氏寒暄过后,便将自己的计划大致说了,并直言需要一位能镇住场面、协调各方关系的总理事人,希望大舅母能牵头,与温和细心的二舅母一同,负责此次花宴的对外联络、人员接待及庶务安排。
柳周氏一听,眼中顿时放出光来。
她嫁入柳家多年,深知婆婆的心病,也明白重开绣楼对柳家意味着什么,更清楚这事若办成,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将大不相同,以后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有底气,家中也会宽裕很多。
她立刻爽朗保证道:“姑奶奶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定给您办得妥妥帖帖,绝不出一丝差错。弟妹那边我去说,她性子软和,正好与我互补。”
安排好了外家这边,林望舒又将秋纹唤来。
如今的秋纹,经过文嬷嬷一番调教,愈发沉稳干练,眼神明亮,举止有度。
林望舒将花宴的整体构想、流程细节交代给她,命她总揽自己这边的所有筹备事宜,包括与庄子李庄头的对接、物料的采买清点、当日的人员调度等。
“此次便是对你这段时日学习的考较,”林望舒看着她,目光中带着期许,“可能胜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