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姜瑞莲归来 (第1/2页)
姜瑞莲失踪了六天,找她的人可愁死。
三月三歌圩会友正式迎来,人们开始忙活赶集,参赛者都准备好了。
歌圩正式开幕,由于知县出来主场宣话:“四海乡亲们,今年三月三歌圩会友正式开场,今年比往年更热闹些,设立台面来表演,只要表演精彩,得观众喜爱,就能评选上前十,入名次都有嘉奖。当然报名参赛都有入场费,所以参赛者要用心表演出精彩节目给大家看。台上是赛场,台下是以歌会友,山歌爱好者,你们自己对歌,争取登亭子捧绣球,今年歌王等着出世。今天到此相会朋友比较广,希望大家以和为贵,文明相处,公买公卖,物件价格合理,勿要互相拥挤,以免发生踩踏事件。今天鱼龙混杂,各行各业人士都有,希望大家要保管身上财物安全,另外本官已经组织巡逻队守护大家,有求帮的,找他们反应,本官一定给做主。现在踩堂正式开始……”
锣鼓鞭炮齐鸣,台幕已经拉开,评委席人员按照标名入座,内定十位打分评委,现在九位都到场,第十把椅子还空位,人迟迟不到场。
现在就等着第十位到场,节目才开始表演。
那么第十位评委席是谁呢?
她就是姜瑞莲,在歌圩到来前夕,这是本地士绅选举出来,大家都知道。以往每年歌圩会友,山歌对唱,属她出众,必须由她入十大评委之一。前者白世珍送一份邀请函,就是说这个事情。
现如今人没到场,人家可不等待她,有人催促道:“姜瑞莲能不能到场,比赛马上要开始了,少了一位评委员可不行呀!”
“对呀!时间不等人,姜瑞莲再不到场,只能换人顶替她了。”
有人道:“谁能比她才华横溢,坐这个位置都是公认文章做得好,虽然咱们也没入皇榜,在本地也受人尊称儒士。瑞莲是一介女流,未踏入学堂,为何她有资格坐在评委台,她能出口成章,山歌能教化人。在九莲山一带,山歌谁都能唱,但是没有瑞莲歌词妙,换人真不知道还有谁能上任。”
有位中年男子起来,向大家微微抱拳自荐道:“在下有人选,可以顶替姜瑞莲那位置,幼时读过几本书,也能创几个话本。”
大家一看,原来是李德海,齐声问:“李讼师,你识能人路广,不知道谁能顶替姜瑞莲。”
李德海道:“她正是在下爱女李佩云,自幼我便请名儒到家私教,琴棋书画信手拈来,小女文静,不爱凑热闹,山歌比赛从不参加。在家里下苦功练琴学画,拿才华出来摆摆,比姜瑞莲还要优秀。”
王举贤道:“李讼师,你的女儿已经报名参赛,她怎能当评委呢!姜瑞莲没到场,她三伯姜团可以顶替,她的山歌都是来自姜团亲传,这位比任何人都够格坐评委席。”
李德海为了让女儿出头,跟王举贤杠上,非得争个输赢。
最后大人出面调解,才把二人拉开。
为了让公正,让大家投票选李佩云和姜团顶替姜瑞莲。
九个评委有五票支持李佩云,比姜团多了一票。
这下李德海可高兴坏了,终于按照计划走,可要让女儿好好露脸,体验风光无限。
他把女儿领入评委台,现在李佩宇头插两根锦鸡尾羽毛,这就是一种特殊身份象征,很明显是有备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