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烟火岁月 > 第三十五章 清凉境界

第三十五章 清凉境界

  第三十五章 清凉境界 (第1/2页)
  
  林家庄西南有座青山洞,是个天然的大岩洞。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人在洞里塑了佛道神像,渐渐成了些规模。
  
  林秋水小时候常听人说起青山洞,却一直没去过。直到很久以后,他才得机会去了一趟。那地方偏僻得很,路也不好走,真正是荒野中的荒野,深山中的深山。
  
  说得准确些,青山洞是在一片山崖下凹进去的山体,既能遮风避雨,也能供奉神佛。山崖顶上长着典型的太行崖柏,年年岁岁在那里生生不息。那些年太行崖柏值钱,不少人铤而走险来砍伐,把这里折腾得枝残根断、一片狼藉。几百年的老崖柏就这么毁了,人们为了钱,什么道德规矩都不讲了。而且就是在神佛的头顶上,明目张胆搞破坏。看到这种利欲熏心的行为,想必佛也无奈,神也难管。叫人看了,心里疼得直流血,却又无可奈何。
  
  集体生产那会儿,村里的放羊倌嫌来回跑太麻烦,索性就住在这洞里,既能遮风避雨,又能安心休息。羊倌多是光棍汉,回村也是一个人,没什么牵挂。这里离村远,水草丰美,环境也好,野果飘香,山花烂漫,住在其中倒也快活自在。
  
  林秋水唯一一次去青山洞,是跟家人一起去的,一行七八个人。走到半路,碰见一个中年妇女,脸上惊魂未定,脚步踉踉跄跄。她看见林秋水他们,惊恐地说:“你们是去青山洞吗?我前两天去拜佛,走着走着就迷了路,在山里转来转去找不到出来的路,两天没吃没喝,还听见好多鬼哭狼嚎的声音。我劝你们别去了。”说完还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表情很是怪异。林秋水他们这一行人大多是青壮年,没人把她的话当回事,反倒觉得她有些好笑。
  
  走着走着,他们就离开大路开始爬坡。小路是被人踩出来的,两边长满了蒺藜圪针,他们用手中的镰刀,一路披荆斩棘,好不容易才到了青山洞。这里果然别有洞天,大门口的石圈门虽然沧桑破落,却依然巍然屹立,独自傲然。
  
  里面是一片宽阔的场地,长长的山崖下,是十几个人工修建的小庙。这些小庙大多只有隔墙,很少有大门的,一眼就能看见里面塑的佛祖菩萨和神仙像。当然,主殿除外。主殿规模最大,供奉着佛祖、菩萨,还有玉帝、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等。从供奉的供品和香火看,还是有人常来照管的,或者是香客隔三岔五会来上香。供品中有饼干、蛋糕、水果,也有馒头、猪羊模样的面点,这样有个好处,就是让照看这里的人、或者路过的人、迷路的人有东西可吃,能救个急。石崖前的院子里还有一口井,井里储存着雨水,打水的工具就放在旁边一个小庙里。所以说很有人情味,很有生活气息。
  
  石崖顶上的崖柏,奇形怪状,突兀错落,有的如蛟龙探海,有的如猛虎出山,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弯如弓曲线。让人仰望之余,无不赞叹生命力的顽强,从石缝中发迹,在悬崖间成长,经风雨而挺立,历酷暑而不屈。这种精神,这种风采,真让林秋水钦佩不已,感慨万千。
  
  沿路返回时,他们采摘野果,折取山花,听蛐蛐鸣叫,看飞鸟掠过,一路欢声笑语,倒也不觉得累。偶尔有人提起来时那个妇女说的迷路的事,大家更是笑成一片,她该有多迷糊、多害怕,才会在山里迷路啊!
  
  村庄东头最为开阔,南北两山像两扇门,慢慢敞开,留出一条通道。按八卦说法,东南是巽卦,主风,象征顺畅和好消息,村里娶媳妇的仪仗队都从这儿进村,图个吉祥。明代万历年间,林家先祖在这儿建了清凉阁,是村子的标志建筑。原计划盖九层,盖到三层时建造者去世了,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林家庄的标志性建筑,非清凉阁莫属。林秋水曾写过一篇《清凉阁记》,里头是这样描写的:
  
  “清凉阁,位于林家庄南北山脉的隘口处。山势雄厚,庙宇古朴。南北两山由西向东绵延而至,在村口几乎相交;阁楼居于两山之间,为村庄东门之要塞屏障。南面有龙泉喷涌,甘甜滋味引无数香客争相趋附;此地藏风聚气,卧龙栖凤,好一派升腾之大气象。
  
  清凉阁,高三层,巨石垒筑。来此之人,莫不赞其乡村之瑰宝,山野之奇葩;莫不叹其布局之奇妙、气象之厚重。
  
  清凉阁之奇妙,在其建筑。巨石阁楼相传为明代先人独力建造。此阁不筑地基,直接起于石坡之上,巨石干垒而成。所谓一块石,一面墙。自然与人力浑然一体,虽无基础,却牢固无比,五百年不曾动摇。
  
  奇哉此阁,巧思异想,胆大心细;妙哉此阁,顺依地势,取法自然。
  
  清凉阁的厚重,在其结构。底层为巨石拱门,供人行走;侧壁和拱顶雕刻有图像诗文,古朴拙实,苍劲凿深,供人瞻仰。
  
  二层东面三皇庙,供奉尧舜禹,崇尚圣贤,期盼清明;南面三义堂,供奉刘关张,敬重英豪,呼唤忠义;西面观音祠,供奉观音菩萨,信仰佛法,保佑平安;北面阎王殿,供奉阎罗王,警惕地狱,惩罚邪恶;
  
  三层供奉玉皇大帝,仰望天堂,向往仙境,追求富足,渴望自由。
  
  清凉阁,规模虽不大,但是集天、道、佛、儒、圣、人于一阁,又各安其分、各显其能。阁楼的构造,一层以“人”为核心;二层以“神”为宗旨;三层以“天”为象征,昭示着“天润泽,神保佑,人努力”的含义和期望。
  
  厚哉此阁,精英荟萃,兼收并蓄;大哉此阁,道德化育,宗教自信。
  
  清凉阁的供奉,集天下信仰于一体,说明了立世之道,要旨在于自信、包容。清凉阁的巨石,显示着人的一生,犹如一块石头,敲打磨练得越多,就越成材,任你锤击,我犹自信;刀刻斧凿的越久,就越成器,任你雕琢,我自包容。
  
  清凉阁的风景,在于其秀美。站在楼阁,远眺群峰,只见山势巍峨,陡峭险峻,崖高谷深,飞瀑直贯,清凉之感,扑面而来;登临山顶,俯瞰全景,只见山川锦绣,松环柏绕,桥殿飞虹,炊烟入云,村庄之美,尽收眼底。
  
  清凉阁之秀,秀在天然。劈断的悬崖,岩石突兀嶙峋,峭壁高耸直立;幽静的山谷,溪水顺流山涧,百鸟随风歌唱;忠诚的古柏,身姿虽呈百态,枝头皆望阁楼;奇特的黄栌,虽然出身贫瘠,却也根深叶茂;山岳之秀,尽揽其中;山村之奇,皆入画里。
  
  清凉阁之美,美在人力。古朴的楼殿,白云飘移楼阁,旭日光照灿烂;蜿蜒的阶梯,两侧悬崖危立,一线天隙通过;壮观的寺庙,巧妙跨壁飞檐,神奇勾栏斗拱;人力之美,精彩缤纷;思想之能,叹为观止。
  
  站在清凉阁,四处远眺,只见:山下的小河沟,静谧平顺,宽阔浅流,不急不缓,不惊不扰;河岸的小村庄,石屋错落,炊烟袅袅,欲走还留,欲静还闹;对面的大山上,草碧树茂,风轻影摇,且歌且舞,且思且说;弯曲的道路中,车流点缀,音稀声弱,若隐若现,若光若梭。
  
  据村民说,自从修建了清凉阁,这里就风调雨顺,人们祥和安宁。都说是巨龙显灵,安镇一方、保佑众生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