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初尝荤腥 (第2/2页)
林秋水也发现,自己的酒量,好像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后来同事们说,他那天喝了至少八两多。喝到半斤时,酒劲儿就上来了,光吃凉菜压不住,他开始夹涮羊肉吃。一片,两片,一盘,两盘,火锅热气蒸腾,羊肉在锅里翻滚变色,他夹起来,蘸酱,吃到嘴里,他一口气吃了一斤多羊肉。
“林会计海量啊!”银行的人纷纷赞叹,“酒量好,吃肉也厉害!”
林秋水笑着摇头:“我不吃肉,今天喝酒有点多了,才吃点。不过,确实挺好吃的。”
从那以后,同事们介绍他时,总爱开玩笑地加一句:“这是小林子,平时不吃肉,就爱吃涮羊肉。也吃不了多少,也就吃一斤多。”
在烟厂财务的日子里,林秋水亲身经历了国家经济的巨大变化。1988年,通货膨胀像野火一样蔓延,物价飞涨,钱越来越不值钱。太平烟厂作为省里的利税大户,银行专门为他们开了绿色通道,贷款审批从层层上报,变成了专人对接。
那天,林秋水去银行信贷科,负责烟厂贷款的马振山说:“你们的申请批准了,这次批准贷款三千万元。这是申请表和贷款合同,你再找李行长签个字就行了。”
林秋水拿起贷款合同就到二楼,敲开李行长的门,李行长正在看报表,林秋水说:“李行长好!忙着呢?”
李行长看见林秋水:“哈哈,小林,你每天扎到我们银行啦!这么敬业,干脆调到我们银行来吧,愿意不愿意?”
“嘿嘿,我学的是商业会计,可搞不懂银行业务。”
“差不了多少,你这么敬业,到哪都会干得不错的。真的,愿意来吗?”
“烟厂挺好的,我现在这样,和在你们银行上班也差不多了。”
李行长一看林秋水没有那个意思,问:“怎么了?又要办贷款呀?”
“是的,这是贷款合同,您给审批一下。”
李行长拿过合同,简单看了一下,就痛快签了字。“嗨,你们厂的情况我们最清楚!太平市的利税大户,你们是重点扶持单位,王市长都说了,太平烟厂是咱们市的顶梁柱!”
每次贷款,林秋水都准备齐全材料,整理报表,用数据说话。银行的人渐渐对他十分信任,刮目相看:“林会计,你们那个新设备项目,我们又批了一千万。”
随着业务增多,应酬也越来越多起来。半年期间,贷款从三千万增长到了一个亿。林秋水作为财务科对外交流的窗口,自然要经常参加应酬。吃涮羊肉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了。
时间长了,大家熟悉了,就有人好奇地问:“林会计,你是少数民族吗?你平时不怎么吃肉,是信佛吗?”
林秋水总是耐心解释:“不是。我是汉族,也不信佛,身体也不过敏。主要是从小不敢看杀生,受母亲影响,也就跟着不吃肉了。”
“那你怎么吃涮羊肉?”
他笑笑,“有一次,陪银行喝酒,喝多了,就顾不上许多了,所以,就开吃了。”
“那你得多吃点!你看你这么瘦,该补补了。”
除了不怎么吃肉,他还有一桩心病,不会用筷子。
他天生是左撇子,右手写字、打算盘都很利索,可是一拿筷子,就笨手笨脚。夹个花生米,能掉三次。这毛病,源于小时候在家里吃饭,总用左手,筷子老是和别人碰在一起,他嫌麻烦,渐渐就有些抵触。
一次财务科聚餐,他夹花生米,试了好几次都没有夹起来。刘师傅眼尖,立刻从厨房拿来一个汤匙递给他:“用勺子也一样,想吃什么自己舀着吃。”
李金兰科长看在眼里,当即对何田东说:“你得教教小林用筷子,以后应酬多,别让他出洋相。”
于是,何田东成了他的筷子教练。办公室里放了个乒乓球,一有空就叫他练习。
何田东把球放在桌上,“来,试试。”
林秋水试了无数次,乒乓球总是夹不住。
何田东耐心指导,“别急,慢慢来,手稳一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他终于能稳稳夹起花生米了。那一刻,他高兴得像个小孩。
林秋水除了涮羊肉,后来又开始吃肉饺子。其它的肉,他还是固执地坚持不吃。不敢看电视里屠宰的画面,不敢吃带骨头的肉,胆子还是很小。
但毕竟,他已经有一点进步,能吃一点肉了。
这是食草动物,向食肉动物过渡的开始,虽然只是一点点,但总算进步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你必须要进化,不然,你不吃别人,别人就会吃你。而且每回被吃的总是你,你就会成为别人嘴里时常咀嚼的肉。
因为生活,从来就不是食草动物的天下,从来都不是弱者的天下。达尔文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理论,林秋水刚刚开始理解了一点,不过,别急,他慢慢会理解的,只不过,那是在无数次被吃之后。
不管怎样,在烟火人间里,他总算主动吃了第一口荤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