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算了,不救了 (第2/2页)
她转身走向暗道:“传令北疆,即日起,苏家逐步脱离朝廷控制。如果有谁不听话,就逐出苏家,必让他们尝尝苏家的厉害。”
门外传来丫鬟的轻声通报:“小姐,老爷来了。”
灰烬还未冷,父亲苏缙已大步而入,身后跟着一脸忧色的母亲沈氏。
“阿瓷,你怎么了,突然让丫鬟请我们过来?”苏缙仍中气十足,活生生站在她面前。
苏瓷眼眶瞬间血红。
——上一回,她抱着父亲被杖烂的尸身,哭到失音;母亲披麻戴孝,在雪地里跪得双膝见骨。
如今,他们完好无损,眉目如旧。
“爹!娘!”她扑通跪下,抱住二人膝头,泪如雨下,却一字一句如刀:
“今日未时,御史台会参您私吞军饷;酉时,锦衣卫抄家;子时,我们满门问斩。”
苏缙骇然:“你如何得知?”
苏瓷抬眼,杀机翻涌:“来不及解释。想活,现在就听我的——”
她语速极快:
“一、爹立刻进宫,把北疆军饷账簿原本呈交圣上,主动请三司会审,抢先自证清白!
二、娘即刻收拾细软,带祖母、幼弟去京郊静安寺‘进香’,寺中密道直通运河,若风声不对,连夜南下!本来也想让兄长跟随祖母一起,但奈何不了,有人见过几位兄长,没有办法。
三、所有有关的信物、书信,半柱香内烧光,不许留一个字!”
沈氏惊得捂住心口:“阿瓷,你怎知……”
苏瓷指甲掐进掌心,逼自己冷静:“女儿昨夜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噩梦,梦里我们全死了。本来外人对我苏家秘密,都很好奇,这件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皇上本就对我苏家有所忌惮,女儿也迟迟不愿意入宫为妃”
苏缙毕竟戎马半生,见她神情决绝无半分稚气,当机立断:“好!我即刻进宫!”
沈氏也咬牙:“春妍,叫家兵备马!静安寺!”
苏瓷起身,从妆奁暗格摸出一枚赤金令牌塞进父亲手里:
“进宫后,直接去乾西厂找镇抚使陆珣,出示此令,他会护您过堂——他欠我一条命。”
——前世,陆珣因她一句求情,被谢无咎削职流放;今生,她要他先还债。
苏缙深深看了女儿一眼,仿佛第一次认识她,却什么也没问,翻身上马。
沈氏抱住苏瓷,颤声道:“阿瓷,你不同我们一起走?”
苏瓷替她理好鬓边乱发,声音极轻,却如淬火:
“娘,我要留在京城,如果我走了,其实他人必定会起疑心,我和爹和兄长留在家中,你带着祖母他们先走。您放心,三日后,我去接你们回家。”
马蹄声远。
苏瓷回身,抽出墙上父亲的长剑,剑光如雪。
她轻声道:
“谢无咎,这一世,我救谁都不救你。”
“苏家三百七十一口,一个都不会少。”
窗外,第一片雪落下——
比前世,整整早了一日。
她提剑出门,背影没入风雪,像一柄刚出鞘的刀。
雪未停。
辰时,皇宫传出第一道旨意——
“苏缙忠勤可嘉,账簿清白,即刻官复原职,仍领北疆粮道,赐金百两。”
消息像雪片飞遍京城,百姓皆道苏家死里逃生。
可苏瓷立在廊下,指节却捏得青白:
“账簿只是开胃菜。真正的杀招,在后头。”
——上一世,御史台翻不出军饷实证,便诬陷父亲“私通北狄”,证据正是半月后北疆送来的“密信”。
如今她提前烧掉旧物,却也知道,幕后那只手一定还有后手。
更糟的是,蝴蝶翅膀已扇动——
她救父的每一步,都比前世提前;
而谢无咎,也提前出现在了苏府门外。
雪幕里,少年一袭墨狐裘,眼覆白绫,手执竹杖,与前世狼群血泊中的模样分毫不差。
不同的是前世不是瞎子,今世怎么是瞎子了?
只是这一次,他站在石阶下,微微侧头。
“苏姑娘。”
他嗓音温温淡淡,“在下迷路,借问一句——此去皇宫,可还来得及?”
苏瓷心脏猛地一撞:
——前世,他今日该被困在城外破庙,大雪封山,三日之后才被她捡回去。
如今却提前出现在京中,唯一的解释:
他也重生了或者谁在她之前把他救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