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余孽未清,谋逆败露 (第2/2页)
赵承武心头一紧,正欲推辞,皇帝却已起身,不容置喙。
他只得强压不安,拱手道:“陛下今日寿辰,百官同庆,若此时离席,恐群臣饮酒不尽兴……”
皇帝摆手一笑:“无妨。朕登基以来久居深宫,难得今日心绪畅快。况且众卿在此,宴席不散,朕去去便回。”
在场官员皆是人精,立刻异口同声附和:“臣等也愿同观宝马风姿!”
赵承武无法推脱,只得低头应道:“臣,遵旨。”
转身之际,他目光悄然扫过那十口黑木箱,不动声色地对身旁侍从低语几句。那侍从会意,微微颔首,悄然退至殿角,默默守在箱旁。
这一幕,全被萧煜收入眼底。他不动声色,回头与唐清羽交换了一个眼神。
一行人离了吉祥宫,往宫门方向而去。赵承武跟在皇帝身后,步履略显急促。皇帝兴致高昂,与萧煜并肩而行,谈笑风生,仿佛真为一匹马而来。
唐清羽却悄然落后半步。待人群远去,她并未随行,反而折身返回大殿。
她闪身隐入廊柱阴影,指尖轻扣腰间暗袋,确认其中之物已备妥。
殿内,那名侍卫正守着描金檀木箱,见她去而复返,右手已悄然按上刀柄。
“唐大人可有吩咐?”
“不敢。”她展袖作揖,左手却不动声色探入暗袋。
侍卫警觉后退,却见唐清羽猛然旋身甩袖,香灰如雾,扑簌簌扬了他满面。
他刚欲拔刀,几名宫人已持棍冲上,将其击晕。
“拖下去。”唐清羽低声下令,随即命人端来几桶清水,又让太监取来干布。
“唐大人,这是做什么?”一名宫女怯声问道。
“照我说的做。”唐清羽语速极快,眼神锐利,“一切后果,由我一人承担。”
宫女不敢再问,连忙将水桶抬至箱前。
唐清羽亲自执壶,将清水缓缓浇在第一口箱子上。水顺着木缝渗入,她又命人用布反复擦干,如此三遍,不留痕迹。接着是第二口、第三口……十口箱子,无一遗漏,皆被水浸透又烘干。
做完这一切,她悄然退至殿角,心跳如鼓,指尖微凉。
不多时,皇帝一行人折返。殿内丝竹再起,觥筹交错,灯火辉煌。
赵承武见看守箱子的侍卫不见踪影,心头一沉。他快步上前查看,见锁扣完好,箱子原封未动,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戌时三刻,宴饮正酣,衣香鬓影,笑语喧哗。
突然,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队甲胄森然的士兵冲入大殿,刀剑出鞘,寒光直指龙座!
赵承武猛然起身,腰间软剑“铮”地出鞘,寒光映着他扭曲的面容,厉声喝道:
“萧承渊!你萧氏夺我大梁江山,屠王氏宗室,今日,便是你偿命之时!”
皇帝脸色骤变:“赵承武,你竟敢造反?!”
“不是造反!”赵承武仰天狂笑,眼中燃着三十年的恨意,“是复国!这江山,本是大梁的江山!我赵家世代为大梁辅国重臣,为复国忍辱负重三十余年,今日,终于等到时机!”
殿中群臣哗然,笏板坠地之声不绝于耳,惊惧四起。
就在此时,殿后阴影中传来沉稳脚步。
萧煜一身玄甲缓步而出,佩剑已出鞘半寸,声音冷如霜雪:
“赵承武,现在投降,陛下可既往不咎。若执迷不悟,唯有一死。”
“放屁!”赵承武怒吼,举火把高呼,“吉祥宫四周皆埋有炸药!只要一点火,你们全都得死!”
他一挥手:“点火!”
“轰!”
一声巨响震碎夜空,烟尘冲天,殿柱摇晃,文官们抱头惊叫,乱作一团。
赵承武等了片刻,不见第二声爆炸,脸色骤变:“为何只有一处?”
话音未落,殿梁之后,三队弓弩手悄然现身,三十张劲弩齐齐对准叛军,箭矢在烛火下泛着幽冷寒光,机括绷紧之声连成一片。
“放箭!”萧煜一声令下,冷峻如铁。
箭雨倾泻,如黑云压顶。赵承武的亲卫瞬间倒下大半,血花在金砖上绽开,惨叫不绝。
赵承武挥剑狂舞,箭矢“叮叮当当”击打剑刃,火星四溅,却难挡步步紧逼。
亲卫死伤殆尽,残部退至墙角,仅余百余人,人人带伤,气息粗重。
眼看大势已去,赵承武仰天狂笑,状若疯魔。他高举火把,狞笑着扑向那十口黑木箱:
“既然炸不了你们,那就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