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做点有意义的事 (第2/2页)
苏晚晴在信中叮嘱父母每日小酌一杯的嘱咐,看来他们确实照做了。
在第三间房旁边,有一个小房间,是用木板搭起来的,里面有着一个简易的土灶。
其上架着一个熏得乌黑的铁锅,旁边的瓦罐里,装着些棒子面。
里面有个看起来大概四五十多岁的妇女,容貌跟苏晚晴很相似。
她正在往和面,显然是在做午饭。
“这应该就是岳母郑秀丽。”
李平安知道郑秀丽的实际年龄只有三十七岁。
岳母是两年前离开帝都的,凭借她在帝都的生活条件,容貌肯定不会如此显老。
显然在这边还是吃了不少苦的。
苏晚晴跟李平安在帝都收到的回信中写到,他们在这边的生活很好,可李平安看到的跟信中描绘的差距太大了。
“也不知道明天带晚晴过来,她看到如此该有多伤心。”
凛冽的风卷着沙尘扑打在土坯墙上,发出呜呜的声响。
李平安立在半空,目光俯瞰着胜利公社附近的黄土地,心头不由生出一声长叹。
“没想到,这个年代的农村竟苦到如此地步。”
他上辈子虽在孤儿院长大,童年过得清苦。
但他终究是出生在九十年代后期,他记事都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
哪怕条件不好,也从未真正挨过饿。
后来考上大学,有了稳定工作,也从未为温饱发愁过。
关于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他所知道的信息也只是上辈子偶尔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过一些视频有过简单的了解。
知道过得艰难,却没想到亲眼见到时竟如此触目惊心。
重生到这个世界,也就在帝都跟靠山屯待过。
靠山屯那边的情况很不错,每年粮食收成都还算丰厚。
大队的社员,只要不懒每天按时上工,挣到的工分换成粮食至少不至于饿肚子。
甚至每年还有多出来的工分换成钱。
狩猎队打猎回来,大队的社员还能分到些肉。
可兰考这边不同,土地贫瘠,灾害频发,粮食产量低,能填饱肚子已经算是奢侈了。
“无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我始终都是这个国家的人。
前世我能读书成长,也是靠着国家的扶养和资助。
若是没有国家,我恐怕早就饿死街头,哪能有后来的学业与工作?
如今既然有能力,就该替这片土地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
李平安心中暗暗叹息:“哎,这个时候,杂交水稻的项目还没有成立啊。”
想到这里,他眼中不禁闪过一丝精光。
“我现在有能力,完全可以自己研究,有着天道酬勤天赋在,说不定还能提前把杂交水稻弄出来。
若是真能培育成功,并且在全国推广,那就是济世救民的大功德。
不仅能让无数人免于饥饿,说不定还能获得天道功德的加持。
正好也能看看传说中的功德是否真的存在。”
心念至此,他心中更添几分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