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收到回信 (第2/2页)
如江河奔涌,发于足,传于腰,达于指尖。”
李平安说着,一掌轻飘飘按在院中一棵碗口粗的冻杨树上。
树干纹丝不动,树皮却无声无息地凹陷下去一个清晰的掌印。
“好了,明劲的架子、劲路、打法,基本都教给你了。
回去后,每日勤练不辍,细细体会。切记,贪多嚼不烂,先把这些练熟、练透。”李平安叮嘱道。
“哎!我记住了,平安哥!”陈卫国抹了把汗,满脸兴奋。
一直讲解了快两个钟头,陈卫国才把太极拳明劲阶段的练法和打法搞明白。
这时苏晚晴也做好了早饭从灶房走了出来,“平安哥,卫国同志,来吃饭了?”
陈卫国挥了挥手,不好意思的说道:“不了不了,嫂子!你们吃!
我这就回去了,秀云妹子在家做好饭等着我呢!
今天打扰平安哥这么久,实在不好意思!”
他说完,转身就小跑着离开了院子,身影很快消失在雪地里。
临近中午,院门再次被敲响。
这次来的是知青点的队长韩建国,手里拿着两封信。
“李平安同志,苏晚晴同志,我上午去公社取信,看到还有你们的信,就顺便带回来了。”
他挑出其中一封信递了过来。
“谢谢韩队长!”李平安跟苏晚晴连忙道谢。
韩建国点点头,“不客气,顺手的事儿,好了你们先忙,我就走了。”
李平安接过信,一眼就看到最上面那封的寄信地址——河南兰考县。
“晚晴,这应该是你父母的信。”
苏晚晴迫不及待地从李平安手里接过信。
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深吸一口气,才小心翼翼地撕开封口,抽出里面的信纸。
信纸展开,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信中,父母首先表达了对女儿深深的思念和牵挂,字里行间满是温情。
接着,他们郑重地表达了对女儿与李平安结合的真挚祝福:
“……晚晴吾女,阅信知你与平安同志情投意合,即将结为革命伴侣,父母甚慰。平安同志人品贵重,能力出众,虽然未曾谋面,但也从你的字里行间,知道他待你真诚。望你们二人互敬互爱,携手同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信中也详细讲述了他们在河南兰考县医疗队的工作生活:
“……此地虽不比帝都繁华,然民风淳朴,病患待医者如亲人。工作虽忙碌,每日巡诊、授课、协助当地培训赤脚医生,但见百姓病痛得解,心中亦觉充实。生活条件尚可,公社照顾周到,粗茶淡饭,足慰身心,勿念……”
最后,笔锋一转,带着深深的歉意和无奈:
“……唯憾不能亲临婚礼,见证吾女人生大喜。路途遥远,职责在身,实难抽离。心中愧疚,难以言表。望吾女体谅父母拳拳之心,他日若有机会,定当补上这份迟到的祝福……”
信的末尾,是父母反复的叮咛和对女儿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