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青眼相加 (第1/2页)
警笛声由远及近,最终停在了玉米地边缘。数辆警车和两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轿车组成的车队,将这片荒芜之地围了起来。荷枪实弹的警察和几名穿着便服但气质精干的人员迅速下车,控制了现场。
陈墨白、林清瑶、金三钱以及那名受伤的安保人员老张,被迅速而谨慎地接应上车。老张被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所幸弩箭未伤及要害,并无生命危险。
后续的交接和处理工作,在一种高效而低调的氛围中进行。那件珍贵的战国青铜鼎被专业的文物保管团队接手,送往绝对安全的秘密地点进行保护和进一步研究。相关的证据也被严密存档。
陈墨白和金三钱被安排在一处不起眼的招待所里暂时休息,接受了简单的问询,主要是确认事件经过和对方的人员特征。整个过程礼貌而专业,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没有深究陈墨白是如何在短短十分钟内完成那惊世骇俗的鉴定的。
两天后,一场小范围、高规格的内部表彰会议在某个不对外公开的单位会议室举行。陈墨白没有受邀出席,但林清瑶参加了。
会后,林清瑶来到招待所,找到了陈墨白和金三钱。她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
“事情基本告一段落了。”她开门见山,“那件青铜鼎已经通过最权威的专家团队复检,确认是战国时期王级墓葬流失的重器,价值连城。上面的‘山鬼’暗记也被确认,是追查那条走私链条的关键铁证。上级对此高度重视。”
她看向陈墨白,语气郑重而诚恳:“陈墨白同志,在此次国宝回归和保护行动中,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我代表相关部门,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说着,她递过来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牛皮纸文件袋。
陈墨白接过,入手微微一沉。打开一看,里面并不是钱,而是一份盖着红色大印的正式《感谢信》,措辞严谨,高度赞扬了他“深厚的专业素养”、“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临危不惧的勇敢精神”,为保护国家重要文化遗产做出了突出贡献。落款是某个听起来就很有分量的国家级文保单位。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制作精良、同样盖着章的《特邀专家顾问聘书》,聘期五年。
没有金钱奖励,没有公开表彰,但这两份东西,其蕴含的分量和潜在价值,远非金钱所能衡量。这是一种来自体制内最高权威的认可和背书,是一张无形的护身符,也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表彰不能公开,这是为了保护你的安全,希望你理解。”林清瑶解释道,“你的名字和具体贡献,只在极少数高层范围内知悉。但这份认可和这份聘书,在未来某些时候,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和便利。”
陈墨白小心翼翼地将文件收好,心情复杂。他做这件事,本就不是为了奖励,更多的是为了师叔,为了心中的那口气。但能得到这样的认可,说不激动是假的。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某种来自国家层面的、无声的支持。
“我明白,谢谢。”他郑重说道。
“别谢我,这是你应得的。”林清瑶笑了笑,笑容中多了几分之前罕见的暖意,“经过这次事情,上面的一些老专家和老领导,可是对你这个‘琉璃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你那手‘独门绝技’,虽然报告里写得语焉不详,但他们都猜到你肯定有什么压箱底的本事。以后说不定真有棘手的难题,会私下里找你帮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