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初鸣惊人 (第1/2页)
聚源昌拍卖行的预展厅里,人头攒动,空气里混杂着旧纸张、灰尘、皮革以及各种若有若无的古物气息。这场“百姓藏宝”专场拍卖会吸引了不少藏家和新手,大家都抱着捡漏或开眼的心态,在琳琅满目的拍品前流连忘返。
陈墨白胸前别着拍卖行提供的“特邀顾问”胸牌,穿梭在人群中。他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从容老练,但初次置身这种正式拍卖场合,手心还是微微有些汗湿。周世荣跟在他身边,不时低声向他介绍着一些重点拍品或者某位有实力的买家,态度热情周到。
他的任务是在预展期间巡视,为藏友提供一些初步的咨询和意见。大部分问题都很基础,比如“老师您看这瓷器的年代?”“这画有没有收藏价值?”,陈墨白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日渐精熟的控力感知,回答得滴水不漏,既点出关键,又留有余地,引得不少藏友连连点头,周世荣在一旁看着,脸上笑容更盛。
转到一个独立展柜前,这里围的人明显多了不少,议论声也更为热烈。展柜内,柔和的灯光聚焦在一柄青铜剑上。
剑长约半米,造型古朴,剑身狭长,中起脊线,两侧刃部虽然锈蚀,但依旧能感受到当年的锋锐。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锈色,通体覆盖着均匀而致密的绿锈,间或露出黑褐色的底子,锈色层次丰富,过渡自然,看上去确实“坑口极好”,仿佛刚从某个高级别的战国贵族墓里请出来不久。
“好东西啊!这锈色,这品相,太难得了!” “战国时期的青铜剑,保存这么完整,少见!” “看来这次拍卖有硬货啊!” 周围赞叹声不绝于耳。
负责讲解的拍卖行工作人员正口若悬河:“诸位请看,这件战国青铜剑,不仅形制标准,铸造精良,最重要的是其保存状态极佳!这浑厚自然的包浆,这层次分明的锈色,堪称生坑器里的标准器!极具收藏和研究价值……”
周世荣也低声对陈墨白道:“陈老师,这件是本次拍卖的重头戏之一,已经有好几位大客户表示感兴趣了,估计竞拍会很激烈。”
陈墨白点点头,目光落在青铜剑上。以他目前练就的眼力,单从外表看,确实挑不出什么大毛病。锈色、形制、磨损痕迹,都符合战国特征。
但他如今鉴定,早已不再单纯依赖肉眼。
他不动声色地靠近展柜,对工作人员道:“您好,我能上手仔细看看吗?”这是顾问的特权。
工作人员自然认得他,连忙打开展柜,小心地取出青铜剑,放在铺着绒布的托盘中。
周围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陈墨白身上,都想看看这位最近风头正劲的“琉璃陈”会对这件重器作何评价。
陈墨白深吸一口气,默运《鉴古心经》法门,心神守一。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全面感知,而是将精神力凝聚成极其细微的一束,缓缓向剑身触去。
指尖刚一触及那冰冷而粗糙的锈层,一种极其怪异的感觉便顺着感知力反馈回来!
那锈层之下,传来的并非绵长、醇厚、带着地下岁月沉淀感的自然“衰老”气息,反而是一种……急促、浮躁、像是被某种外力强行催逼出来的“早衰”感!锈色的分布完美得过分,层次过渡也显得有些刻意,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精心设计了这一切,却忽略了时光本该留下的那种随机和灵动。
更深处,那青铜胎体传来的感觉,也并非干老熟透的温润沉寂,反而隐隐透着一丝“火气”未退的躁动,虽然被厚重的锈层极力掩盖,但在陈墨白高度集中的微观感知下,依旧无所遁形!
这感觉极其微妙,若非他近期能力进阶,对情绪和能量层面的感知大幅提升,绝对无法捕捉到这细微的差异。
假的?!
陈墨白心中巨震,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他仔细回忆《辨伪杂录》中的记载,各种做旧手法,酸蚀、土埋、药水泡……似乎都没有这种“急促衰老”又“火气未退”的特征。
忽然,一段记载闪过脑海!
那是在《辨伪杂录》极其偏后的章节中,提到的一种阴损而罕见的做旧手法:“近世有奸佞,假以X光机器之力,长时间照射新铸之铜器,可使其分子结构急速老化,催生锈蚀,模仿自然之态,几可乱真。然此法所成之锈,其性燥急,其分布过于工巧,失却天成之趣,且胎体之火气难尽除,细察之下,必有破绽。唯感知敏锐者,或可窥其妖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