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国家需要我 (第1/2页)
特定关注?
是伊万诺夫,还是更高层面的力量?
陈致远眉头微皱,随即又松开。
他不在乎谁在暗中窥探,他在乎的,是那份刚刚解锁的新图纸。
【新图纸解锁:无后坐力炮(需3000积分)】
积分还差一大截。
但这项技术,对眼下的战局来说,价值甚至超过了钨芯穿甲弹。
它意味着步兵班就能拥有对抗坦克的重火力,意味着战士们不必再用血肉之躯去贴近那钢铁猛兽。
他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从系统界面拉回现实。
比起虚无缥缈的“特定关注”,如何尽快攒够积分,将图纸变成现实,才是他唯一的目标。
就在他准备投入新一轮的技术攻关时,一阵与军用吉普截然不同的引擎声由远及近。
几辆崭新的黑色轿车停在了厂院门口,车门打开,下来一群穿着中山装、干部服的陌生面孔。
为首的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面容白净的中年人,手里夹着一个公文包,神情严肃。
赵刚的秘书小跑着进来,压低声音报告:“主任,是总参和工业部联合派来的考察团,来核实咱们厂的技术成果。”
陈致远了然。
红星厂这颗卫星放得太响,上级派人下来摸底,是意料之中的事。
他整理了一下衣领,迎了出去。
“你就是陈致远同志?”
为首的中年人推了推眼镜,目光审视地在他身上扫了一圈,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意味。
“我是这次考察组的组长,高明。”
简单的握手之后,高明并没有急着参观车间,而是在一行人的簇拥下,直接走进了陈致远的办公室。
他环顾一周简陋的陈设,最后目光落在墙上那张手绘的离心机改造图上,嘴角不易察觉地撇了一下。
“陈致远同志,我们看了你的档案。”
高明坐下后,直接打开了公文包,却没有拿出任何文件,只是将包放在桌上,十指交叉。
“德国留学背景,有机会进入克虏伯深造。是什么让你放弃了世界顶尖的工业殿堂,选择回到这个……嗯,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
他的用词很客气,但那份骨子里的轻视,像针一样扎人。
陪同的几个军代表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国家需要我。”陈致远回答得简单直接。
“需要?”
高明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嘲弄。
“恕我直言,以你的才华,待在德国能学到更系统的理论,接触更前沿的技术,将来能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远比在这里敲敲打打要大得多。你现在的行为,在我看来,更像是坐井观天。”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冷了下来。
周大山正好送开水进来,听到这话,手里的暖瓶都晃了一下,滚烫的水差点溅出来。
陈致远却面色如常,只是平静地看着他:“高组长,井里也能看到星星。而且,这里的井,连着前线的战壕。”
“说得好听。”
高明扶了扶眼镜,身体微微前倾,“我们这次来,不是来听口号的。你们搞出的钢壳覆铜子弹,还有那个钨芯穿甲弹,我们都看到了测试报告,很惊人。但是,陈主任,你懂概率学吗?”
不等陈致远回答,他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在统计学里,孤立的成功事件,我们称之为‘偶然’。一个设备简陋、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小厂,突然连续攻克两个世界级的技术难题,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你不能把这种撞大运式的成功,当成一种可以复制的科学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