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弃留学拒仿制,携系统入红星 (第2/2页)
老技师周大山抬起头,目光与陈致远相遇。
那一刻,陈致远握紧了手中的步枪。
这条路上荆棘密布,但他知道,自己从来不是独行。
红星厂的院子里积着残雪,老技师周大山正带着青年工人们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台山西造机床。
那机器还是阎老西时期留下的老古董,锈迹斑斑的皮带轮发出吱呀的呻吟。
“周师傅,这输送带又卡死了!”
一个年轻工人抹着脸上的油污喊道。
周大山啐了口唾沫在手心,抡起锤子对着传动轴就是几下。
“阎老西的玩意就跟阎老西一个德行,不给点硬的就不动弹!”
就在这时,陈致远提着工具箱走进院子。
工人们停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据说从德国回来的专家。
周大山直起腰,在工装裤上擦了擦手。
“您就是新来的陈专家?俺叫周大山,厂里的老钳工。”
陈致远点点头,目光扫过院子里堆放的设备。
“周师傅,我想改造日遗九二式重机枪生产线。”
院子里顿时一片哗然。
“改造生产线?”
一个年轻工人忍不住笑出声。
“咱们能复装子弹就不错了!”
周大山皱起眉头。
“陈专家,不是俺们不信您。那套九二式设备荒废七八年了,鬼子投降时还想炸了它,现在能凑合着复装子弹已经是老天爷赏饭吃。”
陈致远没说话,走到那台山西机床前。
他伸手摸了摸导轨的磨损程度,又敲了敲主轴箱。
“这台床子大修过三次。”
他忽然开口。
“最后一次用的是奉天机械厂的配件,但装配时斜铁没调整好,现在导轨平行度误差至少0.2毫米。”
周大山愣住了。
“您咋知道?”
陈致远已经转身往仓库走去。
“给我三天时间。”
仓库里堆满了废弃设备,陈致远在角落里找到了那套九二式生产线。
蜘蛛网密布,铭牌上还留着“昭和制钢所”的字样。
他激活系统界面,兑换了高精度膛线拉削机图纸。
蓝色的光幕在黑暗中格外清晰,无数参数和结构图在眼前流转。
他拆开主传动箱,发现齿轮磨损严重。
在第一天的时候,工人们隔着门缝偷看,只见他对着空气比划着什么,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
“周师傅,这专家是不是这儿有点问题?”
年轻工人指指脑袋。
周大山瞪了他一眼。
“干你的活去!”
到了第二天,陈致远已经开始在加工配件。
因为没有合适的钢材,他就地把废弃的铁轨拆了锻打。
老旧的皮带机床在他手里发出不一样的声响,切削下来的铁屑呈现出均匀的银白色。
第三天傍晚工人们正准备下班,突然听到仓库里传来机器的轰鸣声。
周大山第一个冲进去,然后愣在门口。
那台荒废多年的九二式生产线竟然运转起来了!
更让人吃惊的是,原本生锈的皮带轮被改造成了液压传动装置,油压缸有节奏地推动着拉削刀头,加工出的枪管内壁闪着幽蓝的光。
“您真是留学回来的?”
周大山的声音有些发颤。他蹲下身,摸着那套精巧的液压系统,眼睛里闪着光。
“这玩意俺只在日本人的画报上见过!”
陈致远抹了把脸上的油污。
“毛熊人给的设备都有保留,咱们得自己搞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