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357全球桑蚕共融图

357全球桑蚕共融图

  357全球桑蚕共融图 (第2/2页)
  
  守苗爷爷则在温室里培育新的桑苗品种,他把“安第斯耐寒桑苗”和青海的“高原桑苗”嫁接,培育出了更适应高海拔环境的“雪域混种桑苗”——这种桑苗的叶片更厚,根系更发达,能在-5℃的低温下存活,还能耐受贫瘠的土壤。
  
  一个月后,卓玛的染坊里飘出了淡淡的花香。狼毒花染的红色桑丝、蓝锭果染的蓝色桑丝、雪莲花染的粉色桑丝,挂在染坊的绳子上,像一道道彩色的经幡。卓玛坐在织机前,手里拿着桑丝和牦牛毛混纺的线,开始织第一块藏毯——毯面上,她绣着雪山、草原和桑苗,还有一只展翅的雄鹰,象征着桑蚕文化在雪域的重生。
  
  “全球桑蚕文化协作网络”的远程会议上,卓玛展示了这块刚织好的藏毯,屏幕前的匠人们都纷纷赞叹。奥莉娅说:“我们肯尼亚的桑蚕刺绣可以和你们的藏毯结合,在毯面上绣上非洲的图腾,肯定很特别。”妮娜则建议:“清迈的扎染技术可以用来染桑丝,让藏毯的颜色更丰富。”
  
  艾拉更是当场提出合作:“‘丝路印记’品牌想推出‘雪域丝路系列’,用你们的桑丝牦牛毛混织藏毯和围巾,产品销售额的15%用于藏北桑园的保护和传统技艺的传承。我们还想邀请卓玛去巴黎,和设计团队一起开发新品。”
  
  卓玛看着屏幕上热情的匠人们,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走到温室里,摘下一片桑苗的新叶,放在鼻尖轻嗅,叶片的清香里带着酥油茶的奶香,是她从未闻过的味道。这时,她的小侄女卓嘎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朵刚采的雪莲花:“姑姑,我也要学织藏毯,还要种桑苗,让草原上长满桑园!”
  
  苏尔玛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欣慰。她想起丈夫航海日记里的一句话:“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桑苗,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桑丝故事。”现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桑苗,终于也长出了新的枝芽,织出了属于雪域的桑丝故事。
  
  两个月后,藏北的桑园迎来了第一次养蚕。卓玛和女人们把蚕卵放进温室里,温度控制在20℃左右,每天用新鲜的桑叶喂养。小蚕从黑色的蚁蚕,慢慢长成白白胖胖的熟蚕,再爬到温室的角落,开始吐丝结茧。卓嘎和村里的孩子们每天都来观察蚕宝宝,用画笔记录下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这些画后来被做成了“雪域桑蚕绘本”,收录进“全球桑蚕文化图鉴”。
  
  守苗爷爷培育的“雪域混种桑苗”也开始批量繁殖,不仅种在卓玛的桑园里,还分给了附近的牧民。牧民们在自家的帐篷旁边搭建了小型温室,种上桑苗,养蚕缫丝,再和卓玛一起织藏毯。“以前我们只能靠放牧为生,现在种桑养蚕也能挣钱,还能传承老祖宗的手艺,真好。”一位牧民笑着说,手里拿着刚织好的桑丝围巾,脸上满是自豪。
  
  苏尔玛和卡米拉准备离开藏北时,卓玛送给她们一块亲手织的藏毯。毯面上,雪山下的桑园郁郁葱葱,桑苗间的蚕宝宝正在吐丝,天空中飞翔的雄鹰嘴里,衔着一根连接着安第斯高原、塔希提海岛、挪威北极圈的桑丝,像一条跨越全球的丝路。“这块藏毯叫‘丝路连雪域’,”卓玛说,“谢谢你们让藏北的桑蚕文化活了过来,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车子驶离那曲草原时,卓玛和村民们骑着马在后面送行,手里挥舞着桑丝织的经幡。苏尔玛回头望去,雪山下的温室在阳光里泛着光,像草原上的一颗颗明珠,桑园里的新叶在风里轻轻晃动,仿佛在向她们告别。
  
  回到安第斯工坊时,守苗爷爷收到了卓玛发来的视频:藏北的桑园里,新一批“雪域混种桑苗”已经长得很高了,卓玛和女人们正在采摘桑叶,孩子们则在温室里喂养蚕宝宝,染坊里的桑丝颜色更丰富了,有狼毒花的红、蓝锭果的蓝、雪莲花的粉,还有用高原沙棘染的橙黄色。视频的最后,卓玛说:“我们准备在明年夏天举办‘雪域桑蚕文化节’,邀请全世界的匠人来藏北,一起织一块最大的桑丝牦牛毛混织藏毯,上面要绣上全球所有桑园的位置。”
  
  苏尔玛把视频投影在工坊的展示墙上,匠人们围在一起观看,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卡米拉突然说:“外婆,咱们的‘全球桑蚕共融图’可以加上藏北的雪山和桑园了,这样才算真正的‘全球’。”
  
  守苗爷爷点点头,从温室里拿出一株“雪域混种桑苗”的幼苗,放在“全球混种桑苗”的展示架上——现在,这个展示架上已经有了安第斯的三系混种桑、塔希提的“丝路金叶”、肯尼亚的“东非混种桑”、挪威的“北极混种桑”、藏北的“雪域混种桑”,每一株苗都代表着一个地域的桑蚕文化,每一株苗都承载着全球匠人的协作与希望。
  
  当天晚上,苏尔玛在丈夫的航海日记里写下了新的一页:“从安第斯到喜马拉雅,从沙漠到雪域,桑苗在不同的土地上扎根,桑丝在不同的文化里绽放。‘全球桑蚕文化协作网络’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它让我们相信,只要心怀希望,携手协作,再极端的环境,也能长出翠绿的桑苗,再遥远的梦想,也能织成温暖的桑丝。”
  
  夜深了,安第斯工坊的温室里,“雪域混种桑苗”的幼苗在灯光下泛着嫩绿的光,守苗爷爷还在给幼苗浇水,他轻声说:“等明年夏天,咱们去藏北,看看卓玛的桑园,看看那块‘丝路连雪域’的藏毯。”
  
  苏尔玛坐在织机前,开始织“全球桑蚕共融图”的新部分——她要把喜马拉雅的雪山、藏北的草原、温室里的桑苗、卓玛和孩子们的笑脸,都织进去,还要把那条连接全球的桑丝,织得更粗、更长,让它能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连接起更多的人,更多的文化,更多的希望。
  
  织机的梭子在丝线间穿梭,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桑苗生长的声音,像蚕宝宝吐丝的声音,像全球匠人共同的心跳声。在这个寂静的夜晚,安第斯工坊的灯光,和藏北桑园的灯光、挪威温室的灯光、塔希提染坊的灯光,一起在地球上闪烁,像一颗颗星星,组成了一条跨越全球的“桑蚕星河”,照亮了人类协作与传承的道路。
  
  而这条星河的故事,还在继续——明年夏天的藏北“雪域桑蚕文化节”,将会迎来更多的匠人;非洲的干旱地区,正在尝试种植耐旱的桑苗;南美雨林的深处,匠人们正在探索桑蚕与雨林生态的共存……只要桑苗还在生长,桑丝还在编织,这条“丝路织星河”,就会永远闪耀,永远延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