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351丝路茧语:三系混种桑的首茧传奇

351丝路茧语:三系混种桑的首茧传奇

  351丝路茧语:三系混种桑的首茧传奇 (第2/2页)
  
  “我们可以做一本‘全球混种茧丝图鉴’,把每个国家测试的结果、照片、设计都放进去,作为工坊的纪念册!”晓晓在视频会议里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孩子的同意。
  
  就在大家忙着准备扎染和图鉴时,韩轻舞带来了一个新的合作邀请——上海国际丝绸博览会向工坊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带着混种茧丝和联名文创产品,参加博览会的“全球传统手工艺展”。
  
  “博览会下个月举办,到时候会有来自全世界的丝绸企业、设计师和匠人,这是咱们把混种桑蚕文化推向国际的好机会!”韩轻舞拿着邀请函,兴奋地说,“周先生的云锦坊也会参加,他们还说要和咱们合作,用混种蚕丝做一件‘丝路共融’云锦披肩,作为博览会的压轴展品。”
  
  苏尔玛看着邀请函上的“上海国际丝绸博览会”字样,又看了看桌上的混种蚕丝,突然想起了丈夫的话:“愿桑丝连山海,技艺永相传。”她点点头:“好,我们去上海!让全世界都看看,跨洲协作能培育出怎样的桑蚕奇迹。”
  
  接下来的日子,工坊进入了“上海博览会备战模式”。周明远和云锦坊的团队一起,设计“丝路共融”云锦披肩——披肩的主体用混种蚕丝织成,上面要织出安第斯的雪峰、清迈的佛塔、肯尼亚的草原、苏州的园林,还有连接这些景观的桑枝,边缘用泰国的金线和中国的云锦金线锁边。
  
  苏尔玛和妮娜则负责“三色混纺扎染布”的制作,妮娜特意从清迈寄来了二十斤靛蓝染料,奥莉娅也寄来了更多的非洲天然染料。每天,染织区都飘着染料的香气,卡米拉和路易负责扎布,苏尔玛负责染色,周明远偶尔也会过来,指导他们如何让染料更好地附着在混种蚕丝上。
  
  少年联盟的孩子们则忙着完成“全球混种茧丝图鉴”。晓晓把各国孩子发来的测试数据整理成表格,卢卡斯寄来了巴西桑园的照片,艾米丽画了混种蚕丝香囊的设计图,小宇则写了一篇关于中国缫丝技艺的短文。卡米拉把这些内容排版,用桑枝灰调成的颜料在封面画了三系混种桑的图案,一本充满童趣又专业的图鉴,很快就完成了。
  
  博览会开幕前一周,所有展品都准备好了:“丝路共融”云锦披肩、“三色混纺扎染布”、“全球混种茧丝图鉴”,还有少年联盟制作的混种蚕丝小玩偶、香囊。周明远带着云锦坊的团队,提前去上海布置展位,苏尔玛、卡米拉、晓晓则带着展品,乘坐飞机前往中国。
  
  当飞机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时,苏尔玛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外婆,你看,那边有好多桑树!”卡米拉指着机场外的绿化带,里面种着几棵桑树,叶片翠绿。苏尔玛笑了:“不管到哪里,看到桑树,就像看到了家。”
  
  上海国际丝绸博览会的展厅里,工坊的展位被布置得充满桑蚕文化气息——展位的背景是“全球桑蚕共融图”的复刻版,中间挂着“丝路共融”云锦披肩,旁边摆放着“三色混纺扎染布”和“全球混种茧丝图鉴”,展台上还放着三系混种桑的盆栽,叶片上挂着小小的标签,写着“安第斯云蜜桑+清迈金穗桑+肯尼亚红土桑”。
  
  博览会开幕当天,工坊的展位就吸引了很多人。一位来自法国的丝绸设计师,指着“丝路共融”披肩,惊讶地说:“这蚕丝的颜色太特别了,而且织法融合了这么多文化元素,太不可思议了。”
  
  苏尔玛向她介绍:“这是我们和中国的云锦坊、泰国的扎染匠人、肯尼亚的桑蚕匠人一起合作的成果,蚕丝来自三系混种桑,织法结合了安第斯织锦和中国云锦的技艺。”
  
  周明远则向大家展示混种蚕丝的韧性——他拿起一缕蚕丝,轻轻拉了拉,丝被拉得很长,却没有断。“这种混种蚕丝的强度比普通蚕丝高30%,而且染色性好,很适合做高端丝绸产品。”
  
  少年联盟的孩子们也成了展位的“小讲解员”。晓晓拿着“全球混种茧丝图鉴”,向参观者介绍各国的测试情况;卡米拉则教小朋友们用混种蚕丝的边角料,做小小的挂饰。很多家长都拿出手机,拍下孩子们认真的样子,说要把这个跨洲协作的桑蚕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博览会的第三天,工坊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传统手工艺保护项目”负责人,来到了展位,对他们的混种桑蚕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的项目不仅保护了传统桑蚕技艺,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我们希望能把你们的模式推广到全世界,资助更多跨洲的桑蚕文化合作项目。”
  
  负责人还邀请苏尔玛,在博览会的“传统手工艺论坛”上发言,分享工坊的故事。站在论坛的讲台上,苏尔玛手里拿着丈夫的老梭子,讲述了从培育混种桑苗,到解决缫丝难题,再到各国匠人协作的过程。“桑蚕文化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文化,而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了整个会场,“只要我们愿意分享、愿意协作,就能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桑丝连接起全世界的人心。”
  
  论坛结束后,很多人都围过来,有的想和工坊合作培育混种桑苗,有的想订购混种蚕丝的产品,还有的学校表示,想加入“桑蚕少年联盟”,让孩子们参与到桑蚕文化的传承中。
  
  博览会闭幕时,工坊的“丝路共融”云锦披肩,获得了“最佳文化融合奖”;“全球混种茧丝图鉴”则被上海纺织博物馆收藏。负责人说:“这两件作品,不仅是优秀的手工艺产品,更是跨文化协作的见证,值得被永久收藏。”
  
  从上海回到安第斯工坊时,迎接他们的是满院的茉莉花香气——妮娜从清迈寄来的茉莉苗,已经开得满院都是;奥莉娅也发来视频,说肯尼亚的“红土桑”混种苗,已经开始发芽;巴西的卢卡斯则寄来了混种桑蚕结的第一批茧子,颜色和安第斯的混种茧很像,只是带着一点巴西红木的红色。
  
  工坊里,守苗爷爷正在温室里,给新一批三系混种桑苗浇水;周明远留下的缫丝工具,被放在了展示区,旁边放着丈夫的“缫丝试记”;少年联盟的孩子们,则在整理上海博览会的照片,准备做成新的“全球桑蚕故事册”。
  
  苏尔玛坐在老织机前,手里拿着从上海带回来的云锦金线,开始织一幅新的织锦——她要把上海的外滩、法国的酒庄、巴西的雨林、肯尼亚的草原,都织进去,还要把在博览会上遇到的人们的笑脸,织进桑枝之间。老梭子在她的指尖穿梭,丝线带着混种蚕丝的光泽,在织锦上慢慢铺展开来。
  
  卡米拉走进来,递上一杯温热的桑叶茶,茶里加了一点上海带来的茉莉花。“外婆,周先生刚才发来消息,说云锦坊想和咱们长期合作,用混种蚕丝做更多的云锦产品,还要在苏州开一个‘全球桑蚕文化展’。”
  
  苏尔玛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清甜的茶香里带着茉莉的香气,像把全世界的美好都融在了一起。她看着织机上渐渐成型的织锦,眼里满是欣慰:“好啊,咱们慢慢来。桑蚕文化的传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但我相信,只要咱们心里装着‘连山海、永相传’的信念,这条用桑丝织就的丝路,就会一直延伸下去,连接起更多的人,更多的文化,更多的希望。”
  
  夜幕降临,工坊里的灯光又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透过桑木窗棂,洒在桑园里,桑叶在风里沙沙作响,像在讲述着这段跨越山海的桑蚕传奇。苏尔玛继续织着织锦,老梭子每穿梭一次,就像在续写一次丈夫的愿望,也像在为全球桑蚕文化的未来,织下新的一笔。而在工坊的角落里,那本“全球混种茧丝图鉴”静静地躺在展示架上,封面上的三系混种桑图案,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鲜活,仿佛下一秒,就要长出新的枝芽,蔓延向全世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