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325丝连漠北融风雪 锦缀长河贯亚欧

325丝连漠北融风雪 锦缀长河贯亚欧

  325丝连漠北融风雪 锦缀长河贯亚欧 (第1/2页)
  
  乌蒙山的桑果刚落尽最后一抹嫣红,一封盖着狼头印章的信函便穿过连绵山脉,送到了风澈手中。信封是用草原特有的羊皮鞣制而成,字迹遒劲有力,带着风沙的粗糙质感——漠北贺兰部的首领拓跋烈亲书,恳请全球丝路桑蚕联盟支援:贺兰部尝试引种抗寒桑苗三年未果,今年罕见的白灾(草原暴雪)更是让桑园尽数被毁,族中百姓冬季缺衣少食,若再无对策,只能迁徙离开世代居住的土地。信末附言,愿以草原独有的“冰蚕丝”秘方作为交换,只求联盟能派匠人北上。
  
  “冰蚕丝?”守苗爷爷接过信函,指尖摩挲着羊皮上的狼头印记,“传闻漠北有一种雪蚕,以雪水滋养的莎草为食,吐出的蚕丝洁白如冰,韧性远超普通蚕丝,却因培育难度极大,仅为部落贵族所用。”
  
  风澈展开信函旁的桑园草图,只见上面用木炭勾勒着被暴雪压垮的桑棚,桑苗枝干枯槁,旁边标注着“冬季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度,春季风沙大,土壤贫瘠”的字样。“贺兰部地处漠北边缘,是草原与中原的交通要冲,若能在那里建立桑蚕基地,就能打通草原丝路,让蓝丝产品通过漠北销往中亚、东欧,与海上丝路形成呼应。”
  
  阿琳捧着刚做好的丝毛混纺样品,眼神明亮:“草原寒冷,普通丝绸保暖性不足,我们可以将桑蚕丝与草原羊毛结合,研发保暖又轻便的面料,肯定能解决贺兰部百姓的穿衣难题。”
  
  小石头早已收拾好嫁接工具,跃跃欲试:“我们之前培育的抗寒桑苗能抵御零下十五度低温,只要再结合草原植物的抗寒基因,一定能培育出适合漠北生长的桑苗!”
  
  三天后,风澈亲自带队,带着守苗爷爷、小石头、阿琳及十位资深匠人,装载着抗寒桑苗、改良缫丝机、驱虫药剂和种子,乘坐马车北上。车队沿着古长城一路向西,越往北走,气温越低,原本葱郁的植被渐渐被枯黄的草原取代,偶尔能看到迁徙的牧民和成群的牛羊。
  
  经过半月跋涉,车队终于抵达贺兰部的营地。远远望去,数十顶黑毡房错落分布在贺兰山脚下,牧民们穿着厚重的皮毛大衣,脸上带着风霜的痕迹。拓跋烈带着部落长老早已在营地外等候,他身材高大,身披虎皮披风,见到风澈一行,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风澈先生,你们可算来了!再晚些,草原的寒风就要把最后一点希望都吹灭了。”
  
  进入营地,风澈才真正见识到贺兰部的困境:桑园里的桑苗早已被暴雪冻成枯枝,牧民们的毡房破旧不堪,孩子们穿着打补丁的皮毛衣,冻得瑟瑟发抖。一位老阿妈捧着一团粗糙的羊毛线,叹气说:“我们冬天只能靠羊毛织布,又厚又硬,不如丝绸舒服,可桑苗种一次死一次,实在没办法。”
  
  来不及休整,众人立刻投入工作。守苗爷爷带着小石头和部落的年轻牧民,先勘察土壤和气候:“漠北土壤偏沙质,保水性差,冬季严寒多风,春季又干旱少雨,普通抗寒桑苗根本无法存活。我们得先改良土壤,再培育更耐极端气候的桑苗。”
  
  他们制定了“三步走”方案:第一步,用中原的堆肥技术改良土壤,将牧民的牛羊粪、枯草与桑枝炭混合发酵,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性;第二步,搭建“防风保温桑棚”,用夯土砌墙,外层覆盖羊毛毡和油纸,顶部安装可调节的木质天窗,既能抵御风沙,又能利用日光取暖;第三步,培育“沙棘桑苗”——将抗寒桑苗与漠北特有的沙棘树枝嫁接,沙棘耐旱耐寒,根系发达,能在沙质土壤中生长,还能为桑苗提供养分。
  
  嫁接工作一开始并不顺利。漠北的风沙太大,刚嫁接好的桑枝很快就被风沙吹得干枯,接口处难以愈合。小石头灵机一动,借鉴了草原牧民搭建毡房的经验,用羊毛毡围绕桑棚搭建防风屏障,再在接口处涂抹混合了酥油的椰壳油——酥油是草原常见的油脂,保暖性强,能有效防止接口冻伤。
  
  “酥油不仅能保湿,还能吸引益虫,帮助防治害虫。”部落的老匠人***补充道,他常年与草原植物打交道,对本地资源了如指掌。在他的建议下,众人还在桑棚周围种植了沙棘和沙蒿,形成天然的防风林,同时沙棘果实成熟后,还能作为染料和药材。
  
  与此同时,阿琳和匠人们则在部落的毡房里,开始研发丝毛混纺面料。他们将乌蒙山的蓝丝与贺兰部的羊毛按3:2的比例混合,先用改良的缫丝机将羊毛梳理成细绒,再与蚕丝交织纺织。草原羊毛韧性强、保暖性好,蓝丝则柔软光滑、色泽莹润,两者混合后,面料既有羊毛的温暖,又有丝绸的质感,摸起来厚实却不笨重。
  
  “草原的染料也很特别!”部落的女匠人娜仁托娅带着阿琳来到营地后的山谷,那里生长着成片的“狼毒花”和“马兰花”,“狼毒花的根能染出暗红色,马兰花能染出淡紫色,搭配你们的蓝丝,颜色肯定好看。”
  
  阿琳眼前一亮,立刻带领众人采集染料,将丝毛混纺面料染成各种色彩:用狼毒花根染出的暗红面料,搭配金线绣出草原雄鹰图案,显得庄重威严;用马兰花染出的淡紫面料,绣上沙棘果和格桑花,清新雅致;还有未染色的本色面料,蓝丝与羊毛的纹理交织,呈现出自然的肌理感。
  
  “这种面料既能做牧民的冬衣,又能做贵族的礼服!”娜仁托娅抚摸着染好的面料,激动地说,“以前我们的羊毛衣又硬又沉,穿久了浑身发痒,这种丝毛混纺衣肯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风澈则与拓跋烈商议,打通草原丝路的贸易通道。贺兰部位于漠北要道,东接中原,西连中亚,北通西伯利亚,若能在这里建立桑蚕基地和贸易中转站,蓝丝和丝毛混纺产品就能通过骆驼商队,运往中亚的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地,再转销欧洲和中东。
  
  “我们部落有最好的骆驼商队,熟悉草原和沙漠的路线,还能抵御马匪袭击。”拓跋烈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产品能做出来,我亲自带队护送商队,让丝路的商人们都知道贺兰部的丝绸!”
  
  半个月后,第一批沙棘桑苗在防风保温桑棚里抽出了新芽。桑苗的叶片带着沙棘的淡绿,边缘泛着紫纹蜜桑的蓝晕,根系深深扎进改良后的土壤里,即使外面刮着凛冽的寒风,桑棚内的桑苗依旧长势喜人。守苗爷爷摘下一片桑叶,递给***:“你看,这桑叶肥厚多汁,蚕宝宝吃了,吐出的蚕丝肯定更有韧性。”
  
  ***将桑叶凑近鼻尖,闻到一股淡淡的沙棘清香,忍不住赞叹:“真是神奇!没想到中原的桑苗和我们草原的沙棘能长在一起。”
  
  蚕房里,部落的孩子们围着蚕宝宝,好奇地观察它们啃食桑叶。这些蚕宝宝是风澈从乌蒙山带来的抗寒品种,经过沙棘桑叶喂养后,体型比普通蚕宝宝更大,吐出的蚕丝既有蓝丝的莹润,又带着一丝沙棘的淡香。小石头教孩子们如何给蚕宝宝换桑叶、清理蚕沙,孩子们学得认真,小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桑叶,生怕惊扰了蚕宝宝。
  
  “等蚕宝宝结茧了,我们就能缫丝织布,做漂亮的衣服了!”小石头对部落的少年拓跋风说,他是拓跋烈的儿子,对桑蚕技术充满了兴趣。
  
  拓跋风用力点头,眼神里满是期待:“我要学会所有技术,让我们贺兰部的桑园遍布草原,让所有人都能穿上丝毛混纺衣!”
  
  丝毛混纺面料的研发也取得了突破。阿琳设计的第一款“雄鹰展翅”礼服完成了:用暗红丝毛混纺面料做底,胸前用金线和蓝丝绣出一只展翅翱翔的草原雄鹰,鹰爪抓着象征吉祥的哈达,袖口和领口用银线绣出卷草纹,既彰显了草原贵族的威严,又融入了丝绸的华贵。拓跋烈穿上礼服,站在营地中央,引来牧民们的阵阵惊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