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道途漫漫论阶位 (第1/2页)
幽暗的甬道内,只有两人轻微的脚步声和石壁偶尔滴落的水声。
楚瑶刚刚突破至十住境·仙种住,周身灵力澎湃,那丝龙力更是如臂指使,让她心情极佳,一路上颇为活跃。她看着身旁气息沉静、依旧停留在十信境巅峰的李观一,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李师兄,我总觉得奇怪。”楚瑶歪着头,火红色的发带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你看啊,你懂的比我们多多了,打架的时候主意也最多,连上古龙魂都认可你。可为什么你的修为境界,反倒一直落在我们后面呢?我现在都‘仙种住’了,苏师妹和张师兄之前也差不多是这个水平,你却还在‘随心境’打转。”
她顿了顿,怕伤到李观一的自尊,又连忙补充道:“我不是说你不行啊!我就是…就是有点不明白!”
李观一闻言,非但没有丝毫不快,反而微微一笑,笑容温和而通透,带着他特有的书卷气。他放缓了脚步,声音平稳地开口,如同一位耐心的先生为学生解惑。
“楚师妹,你可知我等修士,所追求的‘大道’,共有多少关隘?”
楚瑶被问得一怔,掰着手指头数道:“嗯…入门是十信境,然后脱凡是十住境,再往后…好像是十行境?再高的…我就不太清楚了,师父说好高骛远无益,到了自然知晓。”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尽显耿直。
李观一点点头,语气舒缓而清晰地开始阐述,言辞间自然引经据典:
“《道源经》有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此虽喻指天道法则,亦暗合我辈修行之途。完整的修真之路,并非止于十行,其上有五十二重阶位,对应天地至理,层层递进,犹如登天。”
“五十二重?!”楚瑶惊得瞪大了美眸,红唇微张,“这么多?!”
“然也。”李观一颔首,继续娓娓道来,将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其一,乃修真根基·十信境(第1-10阶)。非是炼气,而是筑心。‘信为道元功德母’,需坚定道心(初心),明悟本我(明忆),精进不懈(无间),开启灵智(灵慧),方能心境空明(太虚),勇猛不退(无退),引动天地共鸣(护道),映照天道(问道),恪守清规(清规),最终达到万法随心(随心)的自在境地。凡俗所谓‘炼气’,不过在此境中打磨肉身、凝聚灵力的表象罢了。师兄我,如今便在这第十阶‘随心境’求索。”
楚瑶听得似懂非懂,只觉得比自己理解的复杂深奥多了。
“其二,为脱凡入圣·十住境(第11-20阶)。至此,方才真正筑基,褪去凡胎。开灵识(开灵),凝金丹(筑基),神游太虚(神游),蜕变仙脉(仙种),精通术法(善巧),心魔不侵(正念),肉身无垢(无垢),显化仙纹(灵相),得授真传(道子),直至初步掌控天地法则(御天)。师妹你如今的‘仙种住’,便是这十住境的第五阶,血脉初蜕,仙基始成,恭喜。”
“原来我现在才算真正筑基脱凡啊!”楚瑶恍然大悟,又好奇追问:“那后面呢?”
“其三,曰济世修心·十行境(第21-30阶)。此境重在实践与积累。需入世修行,普度众生(欢喜),利物济人(利物),化解恩怨(无怨),化身万千(无量),直至万法圆融(圆明),虚实自在(自在),穿梭无碍(无碍),受万仙敬仰(至尊重),制定法则(轨则),最终返璞归真(无为)。能达此境者,无一不是一方巨擘,宗门支柱。据我推测,当前秘境中若有老一辈强者,其修为顶峰,或许便在十行境第十阶‘无为行’的巅峰(第30阶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