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喧嚣未及之处 > 第五十三章 所谓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第五十三章 所谓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第五十三章 所谓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第1/2页)
  
  首先与徐凌团队展开正式谈判的,依然是来自国内的品牌LN。
  
  这一次,他们将报价进一步提升至4年6000万美元,再次展现出令人咋舌的诚意。当LN的代表在会议桌上平静地报出这个数字时,会议室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就连见惯大场面的莱昂·罗斯也难掩惊讶——这不仅远超一般新秀的价码,即便放在整个中国商业史上,也堪称一份前所未有的大胆合约。
  
  更引人注目的是横向对比:就在同一天,耐克刚刚官宣与本届选秀另一大热门凯文·杜兰特达成一份7年6000万美元的代言合同。平均下来,杜兰特的年薪甚至还不到一千万。而LN对徐凌的报价,不只在总额上更为优厚,更传递出一种近乎破格的信任与期待。
  
  徐凌自己心中也是一震。他虽然预感到会有可观的报价,但没想到来自祖国的品牌会展现出如此惊人的魄力。
  
  一旁的罗德里克·克雷格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压低却难掩兴奋地在徐凌耳边说:“兄弟,4年6000万美元!我们还等什么?拿下它吧!”
  
  然而,莱昂·罗斯在短暂的震惊之后迅速恢复了冷静。他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目光锐利地看向对方代表,随后微微侧身,用一种理性压过情绪的语气对徐凌分析道:“伊莱,这确实是一份令人难以置信的报价,LN诚意很有诚意。但我们必须冷静看待——LN虽然在亚洲市场实力雄厚,但在NBA和国际篮球市场,它的影响力和分销渠道仍远不如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全球巨头。这份合同的金额很高,但品牌本身的国际平台和篮球基因,是否足够将你的影响力推向世界,这是我们必须要权衡的。”
  
  徐凌认同罗斯的理性分析,但目光仍不禁再次扫过合同上那惊人的数字,轻声叹道:“但这毕竟是一笔大钱,不是吗?”
  
  “是的,毫无疑问。”
  
  罗斯点头,他清楚地知道,尽管自己可以提供专业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始终在徐凌手中。
  
  徐凌转向LN的代表,语气真诚而稳重:“非常感谢贵公司展现出如此巨大的诚意,我确实非常心动。这份报价不仅是一份合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我和我的团队都深切地感受到了。”
  
  “出于对这份信任的尊重,也出于对我职业生涯整体规划的负责,我们仍然需要完成此前约定的与其他几家运动品牌的会面。我在此可以向您承诺:如果其他品牌的最终报价无法超越LN的方案,我将非常荣幸地与LN签约,共同开启这段旅程。”
  
  LN的代表对徐凌的回应表示理解。他们对自己的报价极具信心——如此惊人的数字,足以压倒绝大多数竞争对手。
  
  这是一个什么级别的报价?
  
  它几乎等同于当年锐步为勒布朗·詹姆斯开出的、震惊联盟的一亿美元天价合同。然而,想到这个先例,LN代表的心头却不自觉地蒙上一层阴影。
  
  因为詹姆斯最终拒绝了那份合同。那是锐步为扭转命运倾尽全力的豪赌,结局却是詹姆斯选择加入耐克的精英阵营,而锐步自身也在数年后被阿迪达斯收购。
  
  “不,情况不一样,”LN代表暗自摇头,试图驱散这份不安,“应该不会再出现匹配甚至更高的报价了。”
  
  这并非出于对别家公司财力的怀疑,而是基于行业内部的规则与平衡。LN为徐凌所开出的,已是成名巨星级别的价码。对于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行业巨头而言,像杜兰特那样的7年6000万合同,几乎已是对新秀投资的极限。若给一位尚未经历NBA考验的新秀开出更高待遇,势必引发旗下众多成名球星的不满——团队内部的薪资结构和代言层级一旦被打破,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任何品牌都不愿面对的。
  
  所以,不会的。他反复告诉自己,这几乎是一场必胜的赌局。
  
  曼哈顿中城的四季酒店
  
  阿迪达斯全球篮球事务执行官劳伦斯·诺曼(Lawrence Norman)站在套房窗前,俯瞰着纽约错落的天际线。他的心情却远不如眼前的景色那般开阔明朗。
  
  作为阿迪达斯篮球业务的掌舵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公司在新世纪所面临的窘境:尽管与耐克同属世界体育用品的两极,但在篮球这片必争之地上,阿迪达斯正节节败退。他们看起来手握一手好牌——所谓的“阿迪五虎”声名显赫。然而,这璀璨星图之下却是难以掩盖的缺陷:麦迪的玻璃属性注定他难以触及预期的巅峰;阿里纳斯的辉煌大多停留在常规赛;邓肯和加内特终究逃不过“内线不卖鞋”的商业魔咒;至于比卢普斯......诺曼苦笑一下,无需多言。
  
  而真正的致命一击,来自世纪初科比的转投耐克。那不仅意味着一位超级巨星的流失,更彻底打破了竞争的平衡。如今,耐克几乎垄断了NBA所有外线超级巨星,构筑起一个难以撼动的商业帝国。
  
  阿迪达斯拥有雄厚的公司实力和强烈的意愿,他们迫切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征服市场、具备划时代影响力的超级巨星。
  
  徐凌是不是阿迪达斯一直在等待的那个人?这个问题还有待时间证明,但劳伦斯·诺曼内心坚信:徐凌不仅有能力超越姚明,成为亚洲新一代的篮球图腾,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名外线球员,将极有可能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彻底撬开中国市场,帮助阿迪达斯从耐克的重重包围中,夺回最关键的市场份额。
  
  仅凭这一点,他就已是本届新秀中最具商业价值的存在。
  
  徐凌和他的团队一行人步入套房,劳伦斯·诺曼起身,以职业化的热情与他们握手寒暄。然后,他没有丝毫拖沓,迅速切入正题,语气沉稳而自信。
  
  “伊莱,首先请允许我阐明阿迪达斯的立场,”诺曼的开场白直接而有力,“在篮球领域,我们承认,耐克目前占据了声量的上风。但‘竞争’才是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而阿迪达斯拥有足以支撑任何巨星在全球范围内成功的所有平台:顶级的供应链、遍布世界的分销网络,德国总部的工程研发中心,我们的硬件实力无可挑剔。”
  
  随后,诺曼话锋微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恼怒:“我们曾犯过错误,过于执着于为自己寻找一个‘乔丹接班人’。但历史已经证明,伟大的品牌从不源于复制,而是源于创造。我们现在更关注的不是‘下一个谁’,而是独一无二的明日之星。”
  
  嗯,徐凌从莱昂·罗斯那里听过科比为了瓦妮莎和所有人决裂的故事,这故事听起来非常离奇,因为阿迪达斯怎么看都不可能参与其中,但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
  
  随后,诺曼向徐凌展示了样品鞋,并声称上面添加了如今最先进的材质,有各种经过验证的科学设计......这些事情徐凌自然是不懂的,不过,他对阿迪达斯的设计审美很满意,这是一双漂亮的球鞋。
  
  会谈很快进入合同商讨阶段。阿迪达斯方面几乎爽快地答应了莱昂·罗斯提出的所有条款,从个人标志使用权到出场表现奖励,显示出极大的合作弹性。然而,在最为关键的代言费用上,双方出现了明显分歧:阿迪达斯提出的报价为7年5000万美元。
  
  罗斯显然对此已有准备。他从容地从公文包中取出另一份文件——正是LN所提供的4年6000万美元的报价意向书。
  
  罗斯将其平静地推向诺曼一侧。
  
  “我们非常认可阿迪达斯的品牌实力和诚意,”罗斯语气稳健地说道,“但商业合作的基础是价值对等。请看,这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现实。”
  
  诺曼的目光扫过那份文件上的数字,表情瞬间凝重。房间内的空气似乎也随之凝固。
  
  片刻沉默后,诺曼并未直接拒绝或辩解,而是拿起手机,神色严肃地对众人说:“请给我几分钟。这件事,我需要获得总部的授权。”
  
  几分钟后,诺曼喜上眉梢地走过来说道:“总部同意了。”
  
  徐凌不语,只是对罗斯点头示意。
  
  莱昂·罗斯则代表整个团队作出表态:“劳伦斯,贵公司的诚意与决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阿迪达斯的诚意。但出于对所有谈判方,尤其是对耐克事先承诺的尊重,我们必须完成明天的会面。但我可以向您保证,这将是最后一场会谈。”
  
  诺曼虽然希望立刻落笔签章,但他完全理解这种专业的行事准则。他点头回应:“没问题,我们会等待你们的最终决定。”
  
  走出四季酒店的那一刻,罗德里克·克雷格忍不住将心中的疑惑脱口而出:“我们真的还有必要去见耐克吗?他们难道还能开出比这更好的条件?”
  
  “大概率不会。”莱昂·罗斯淡淡一笑。
  
  “那我们还去浪费时间干嘛?”
  
  “嘿,罗克,”这次开口的是徐凌,“那可是耐克。就算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我也得亲眼看看,他们究竟为我准备了怎样的一份‘邀请函’。”
  
  次日上午,耐克预订的会议室里。
  
  氛围与阿迪达斯的热烈争取截然不同。耐克的谈判代表团有两人:一位是来自俄勒冈比弗顿总部、负责篮球事务的高级总监托马斯·豪斯(Thomas House);另一位,则是勒布朗·詹姆斯的挚友及商业心腹——马弗里克·卡特。由于勒布朗与徐凌同属莱昂·罗斯代理,卡特的出席名义上是“协助沟通”,实则更像是一种姿态的展示。
  
  卡特此前已在与詹姆斯的私下会面中见过徐凌,他那种依仗巨星好友地位而略显浮夸的作风,并未给徐凌留下多少好印象。
  
  会议伊始,耐克一方便展现出了一种近乎理所当然的优越感。托马斯进行了一段冗长而精致的品牌自述,细数耐克携手乔丹、科比等巨星的辉煌历史。
  
  “伊莱,”豪斯的最终总结仿佛在陈述一个不言自明的真理,“选择耐克,远不止是选择一份合约。这意味着您将加入一个真正的精英俱乐部,成为体育世界最强大、最显赫帝国的一员。这是绝大多数运动员梦寐以求的通行证。”
  
  马弗里克·卡特随即附和,对徐凌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没错,勒布朗也总是说,在这里,你得到的远不止是支票,而是一个王国。这就像是你拿到了通往传奇的钥匙。”
  
  托马斯·豪斯的这番话,效果远不如劳伦斯·诺曼那般打动人心。他花了大量时间回顾耐克的辉煌历史,不断强调代言耐克所带来的“荣耀”,却几乎未曾提及耐克对徐凌个人有任何具体、长远的发展规划或品牌投入。
  
  这给人一种清晰的印象:他们看重的并非徐凌本身的潜力,而是他所代表的中国市场。这本身无可指摘,毕竟所有品牌对徐凌的兴趣都根源于此。但问题的核心在于,他们究竟愿意为这片市场付出怎样的代价?
  
  徐凌听罢,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干脆地打断了对方的品牌叙事:“让我们直接谈谈合同吧,豪斯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