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邪门 (第1/2页)
亲戚远道而来,待众人祭拜过逝者之后,说了会儿话,稍微平复下情绪,会计李光吉赶紧安排大家去吃饭,还让路平安和支书作陪。
这待遇原本应该是莽子舅舅的,可莽子他妈娘家已经没人了,加上莽子叔叔情况特殊,干脆就让他叔叔这个长辈感受一下了。
莽子叔叔李来银显然是没被这么抬举过,听说林老四是大队支书,一开始还有些拘谨。
林县那边也是革命老区,支书林老四有个战友就是林县那边,可惜牺牲在了朝鲜战场。
拿这个话题当开头,聊了几句后,李来银感觉林老四这位大队干部挺好说话的,也就慢慢放松下来了。
莽子现在有钱了,如今的规矩又不能大操大办,更不能吹吹打打,在吃喝上面也就没那么小气了,很快桌子上就摆了几个硬菜。
支书端起酒杯招呼李来银,路平安招呼几个小辈儿。几人来的路上为了省钱,真饿得很了,被两人一劝,拿起筷子埋头吃了起来。
几个年轻人真的很能吃,也很能喝,路平安劝酒他们就一口闷了,路平安不劝酒几人就埋头吃东西,话很少,反而是支书和明显没什么胃口的李来银聊的多一点。
李来银也是参加了红旗渠的建设的,腰上拴根绳子就敢下到悬崖中间去打炮眼儿,那是真玩儿命,绝不是怂人。
只是说起这些年的艰辛困苦,李来银又想起大哥的恩情,忍不住泪流满面,一杯接着一杯的喝着闷酒。
路平安和支书劝不住,眼见李来银要喝多了,几个儿女也开始劝,李来银这才放下酒杯。
草草吃完饭,路平安和几个年轻人也算熟悉起来了,正好李光吉作为管事儿的要安排晚上守灵的事儿,路平安就带着几人去找莽子。
左右不过是一夜,明天就下葬了,几个晚辈也就不换班了,坐在灵棚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说着说着就说到他们老李家祖坟的事儿,他们家的规矩是长子入祖坟,别人没资格。
可这些年莽子他爹也没回去过,现在又过世了,也不准备葬回老家,李来银百年之后就能顺位埋进祖坟,这事儿得要跟莽子这个长孙提前交代一声。
莽子当然同意了,都什么年代了,一些老传统也就没那么多人遵守了。李来银守着老家,入祖坟也是应该的。
莽子的几个哥哥也说老家的各种风俗传统现在变了很多,甚至有人为了省事儿,捡起古老的丘葬风俗。
丘葬又称浮厝,是一种将逝者棺木暂时安放、待后续正式安葬的古老葬俗,在豫北、豫西、冀南、胶东等多地流传。
一般都是老夫妇一方先逝,暂丘棺木等老伴离世后一同下葬,当然也有等待吉时的或不好处理的意外离世的死者。
那边甚至还有人在家里老人死后不置棺材,把尸体涂满奇怪的东西,背到悬崖上的山洞里,说是能升天,对后人好。
此外还要定时在夜里偷偷去祭拜,围着那山洞又唱又跳的,迷信的很。
也就是做这事儿的那家人是大山里的,那边没什么人管,要不然非得被收拾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