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烧掉的档案 (第2/2页)
沈默猛地站起身,脑中一道闪电划过,将所有的线索串联在一起。
销毁是见证,补充是修复,吞咽是成长。
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程序,而是一个活着的、以信息为食的庞然大物。
对付这样的东西,清除和删除是无效的,那只会成为它的养料。
唯一的办法,不是清除,而是污染。
用一个无法被它消化、无法被它理解的逻辑悖论,去感染它的核心。
他当机立断,从烧毁的运输车残骸上掰下一块焦黑的木板,带回了安全屋。
他没有用普通的墨水,而是找来一罐反光的银漆,用最工整的字体在木板的炭化表面写下一段话:“本文件从未存在,亦未被阅读,更未影响任何决策。”
写完,他把木板递给已经缓过劲来的小舟。“注入它。”
小舟看着那行银色的字,一股无形的、否定的力量从他掌心涌出,那块木板仿佛成了一个黑洞,吸收着周围的光线和存在感。
这是一种纯粹的“认知力”,一种能让现实发生扭曲的唯心力量。
当晚,沈默独自潜入了正在施工中的新市级档案馆。
他避开所有监控,找到了通风管道系统的一个主检修口。
他将那块被注入了否定概念的“伪遗物”悄悄嵌入了检修口内侧的夹层里。
这里是整栋大楼信息循环的咽喉,每日都有数以亿计的微尘、孢子和信息素随着气流进出。
这块“不存在的木板”将像一颗逻辑病毒,随着空气循环,污染每一个它能触及的数据终端。
三天后,城东区行政服务中心,一台负责打印政策文件的机器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啸,吐出了一份完全错乱的A4纸。
文件的开头是关于本区垃圾分类的最新指导意见,中间毫无征兆地插入了一段被涂黑大半的、关于“第七监工署权限追溯”的密级条款,而结尾,则是一份附近公立幼儿园的秋季招生公告。
技术人员紧急排查,最终在核心数据库中发现了一个幽灵般的缓存节点。
它无法被删除,无法被追踪,其元数据标签更是像一个来自未来的玩笑:“来源:不明;创建时间:尚未到来;完整性:故意残缺。”
而在城市地底深处,一间被铅板完全屏蔽的密室里,那只一直戴着纤尘不染的白手套的手,第一次缓缓地,摘下了手套。
灯光下,露出的手背皮肤光洁,却赫然烙印着一个复杂的疤痕纹路,那形状,与沈默掌心因旧伤留下的疤痕,一模一样。
几乎在同一时刻,窗外远处,新档案馆旁正在施工的碑林工地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
那块作为城市历史基石的“第7号样本”巨碑,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轰然倒塌。
碎裂的石块间,一株漆黑如墨的藤蔓从地底裂缝中蜿蜒而出,在它诡异的叶脉里,仿佛有无数褪色的、小学生练习册上的字迹,正在缓缓流淌。
夜色渐褪,天际线被某种难以名状的灰白浸染,仿佛黎明本身也染上了一场迟迟未退的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