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愈合 (第2/2页)
沈默死死盯着阿彩手机屏幕上,照片边缘一道因光线问题而产生的扭曲光晕,脑中无数线索疯狂地碰撞、重组。
那个诡异的微笑,自我修复的石碑,正在遗忘的痕迹,被吸收的人影……
“那就别让它‘修正’,”他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我们不纠错了,也不删改了。我们要让它‘困惑’。”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一个完美的系统可以修复任何逻辑错误,但如果……我们喂给它的,是纯粹的、无法被归类的‘非逻辑’呢?”
一个大胆到极致的计划在众人的脑海中迅速成型。
五个人,五个不同的地点,五种截然不同的非逻辑标记,必须在同一时间同步进行,从而引发一场小规模的“认知雪崩”。
夜色如墨,行动开始了。
阿彩潜入最深的地铁通道,在冰冷的墙壁上,用白色喷漆颠倒了所有人的认知常理,喷涂下一句冰冷的标语:“生者为死者默哀”。
逻辑混乱,因果倒置。
周工则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混进了城市中心新建纪念碑的工地。
他没有去破坏任何已有的建筑,而是在那块即将沉入地底的奠基石背面,用反向雕刻的技法,刻下了一道无人能懂、也无从解读的无名波纹。
它不是文字,不是符号,不指向任何已知的意义。
图书馆内,小舟将一本开放借阅的《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悄悄拿到无人注意的角落。
她没有撕毁,也没有涂改,只是将手掌紧紧按在书的封底,闭上眼睛,将自己内心最混乱、最矛盾的情绪——恐惧与希望,愤怒与平静,通过触觉,毫无保留地注入这本象征着“规则”的书中。
在城市的另一端,苏晚萤回到了自己早已废弃的小学。
她撬开老教学楼地基的一道裂缝,将一枚早已褪色的童年校徽深深埋了进去。
在埋下校徽的那一刻,她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默念着:“我从未悔过。”悔过是对错误行为的修正,而她的行为,是在肯定一个不存在于官方记录中的“过去”。
而沈默,独自一人,来到了那座早已封闭的停尸房旧址。
他推开沉重的大门,刺鼻的福尔马林气息混合着尘土的味道扑面而来。
他走到停尸间最深处的一面墙壁前,用一块尖锐的石头,一笔一划地刻下了一行字。
那是一个最根本的逻辑悖论,直接挑战着这个系统对“存在”的定义。
“此地无人死亡——包括我自己。”
午夜十二点整。
全城七处不同区域的公共信息系统,从市政大厅的电子屏到街角的交通指示灯,屏幕同时闪现出无数扭曲的乱码,随即又恢复正常。
整个过程,仅仅持续了0.7秒。
城市监控中心的日志显示,所有异常现象均源于“用户输入格式不符”,但系统日志的最后一行却标注着:错误类型无法归类,无法执行修正协议。
同一时间,在城市地底深处一间恒温恒湿的密室里。
一只戴着洁白手套的手,正拿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报告。
报告上,0.7秒的系统异常被详细记录。
那只手的主人看完报告,没有说话,只是缓缓地、优雅地将那份报告撕得粉碎。
纸屑飘落,一个低沉而毫无感情的声音在密室中响起,像是在念诵一段批注:“认知扰动源已确认……扰动强度超出常规纠正阈值。建议:重启第七监工协议。”
话音未落,密室正中的墙壁上,一块嵌在墙体内的巨大黑色碑文突然发出一声轻微的脆响。
碑文上用银色金属刻着一行字:“第7号样本,修正完成度:90%”。
此刻,那个“0”字上,一道裂缝凭空出现,迅速蔓延,最后整个“0”崩裂成细碎的粉末,从墙上剥落。
完成度,从“90%”变成了不确定的“9_%”。
一阵微风不知从何处灌入这间密不透风的密室,吹起角落里的一张空白表格。
那张表格打着旋,轻飘飘地飞起,最后,精准地落在了一张黑曜石桌面上,停在了尚未被填写的“执行人”那一栏上。
寂静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即将醒来。
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照亮了这座看似一如往常的城市。
市政大厅外的电子公告栏上,昨夜的乱码早已消失不见,屏幕闪烁了一下,更新了一则全新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