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邀请合作 (第1/2页)
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停在工坊门口。这次下来的不是钱宏达,而是一位穿着中式套装、气质优雅的中年女士和一位提着公文包的年轻助理。
“请问,柳青女士在吗?”女士声音温和,递上一张名片。
柳青接过名片,上面印着:省博物院,文创部主任,李玉。
“李主任您好,快请进。”柳青心中讶异,连忙将人请进工坊。
李玉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工坊,尤其在看到爷爷和李阿婆正在工作的场景时,驻足良久。她的目光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带着一种专业的审视和欣赏。
“柳女士,不瞒你说,我关注你们有一段时间了。”落座后,李玉微笑着说,“大赛获奖,后来的联盟创新,还有那些精彩的直播,都令人印象深刻。”
“您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柳青谦逊道。
“不,这很难得。”李玉摆摆手,“我们博物院正在筹备一个‘宫廷非遗新生活动’,希望能基于“龟背纹”等与宫廷有渊源的技艺,共同开发一系列高端文创产品,让沉睡在档案里的文化符号,真正“活”起来。
合作开发文创!这不仅意味着极高的荣誉和曝光度,更是对工坊理念和作品的极致认可!一旦合作成功,清河柳编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将得到质的飞跃!
柳青压下心中的激动,保持镇定的微笑:“李主任,这是我们的荣幸!我们非常愿意!只是…合作开发文创,我们对文物知识的理解恐怕有不足…”
“这个不用担心。”李玉笑道,“我们有专家团队,看中的就是你们将传统元素转化为现代设计的能力……”
李玉留下一封邀请函离开之后,工坊里瞬间沸腾了!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一个里程碑。
然而,兴奋之余,柳青也知道博物院的要求必然极高。原来的订单要保证,联盟要维系,现在又加了博物院的重任…工坊再次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挑战也随之升级。
柳青迅速调整工作部署,柳建国则全面接手日常订单生产和联盟管理,爷爷和李阿婆负责监督,确保基本盘稳定。
柳青和周明张磊三人再次来到省城。站在省博物院工作人员入口处,与周遭行色匆匆、挂着证件的工作人员相比,他们身上还带着一路风尘。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特殊的味道,是古木、灰尘与时光交织的气息,庄重得让人不自觉便屏住了呼吸。
通过严格的登记和安检,他们在一位年轻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进办公区。
与外面游客区的喧闹截然不同,这里异常安静,走廊宽阔,光线透过古老的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偶尔有抱着卷宗或戴着白手套的人轻声走过,眼神专注而平静,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历史脉络上。
项目启动会在一个古朴与现代融合的会议室举行。
会议室布置得简洁雅致,墙上挂着博物院建筑的测绘图纸,桌上摆放着最新的文创产品图册。
每一处细节都在无声地强调着这里的专业与高度。
周明忍不住伸手,极轻地抚摸了一下光洁的桌面,低声道:“这木头,是不是比我的年龄都大?”
张磊则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他拿出电脑,试图连接Wi-Fi,却发现信号屏蔽得厉害。
他低声对周明说:“这里不兴虚拟世界,只玩真实的。”
周明信满满。
“没事,咱们有实力!”
人到齐后会议开始。
柳青简要介绍了清河柳编的历史,尤其是“龟背纹”的宫廷渊源。
当她展示工坊带来的几件精品时,一位坐在对面的年轻女子微微蹙起了眉。
她叫苏琳,是特聘的海归设计师,刚从意大利某知名设计学院毕业不久。
她穿着剪裁利落的职业装,妆容精致,指尖轻轻敲着iPad。
“柳女士的介绍很精彩,”苏琳开口,声音清脆,带着一丝审视的意味,
“传统技艺的传承令人敬佩。不过,我直说了,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和对美学有高要求的年轻消费者。目前这些样品体现的……嗯,质朴风格,如何与新生IP需要营造的高级感、时尚感有效融合,是我比较担心的一点。”
“毕竟,我们不能把土味直接搬进博物馆。”
“土味”两个字,像根刺,让周明瞬间变了脸色,张磊也皱了皱眉头。会议室的气氛有些微妙。
柳青笑了一下。她缓缓站起身,目光平静地迎向苏琳,流利的英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语调从容不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