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刁难 (第2/2页)
那男人扫了一眼,哼道:“大同小异!总之就是偷了我们坊的巧思!”
“可是,”柳青眨眨眼,露出孩童般的不解,“这些纹路,河边卵石上常有,水波纹田埂上也能看到,小花更是遍地都是。眼睛看到了,心里喜欢,用手编出来,怎么就是偷了呢?”
她拿起那个菱形纹的杯垫,小手在上面比划:“这个菱形,就是用最普通的平编,隔几道换根颜色不一样的条子就出来了呀。很难想吗?我看我家鸡笼上的竹篾有时候也会编出这样的格子呢。”
她又拿起那个波浪边的:“这个收口时稍微扭一下就好了,我二哥教我的,说这样不容易散口,更结实。难道只有贵坊的老师傅才知道收口要结实吗?”
她语气天真,条理却清晰,将每一个被指责“抄袭”的花样,都拆解成了最基础、最常见的编织逻辑和自然现象,丝毫不见高深莫测之处。
周围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
“是啊,那小丫头说的在理,那纹路确实常见…”
“柳家编鸡笼多少年了,会这点小花样也不稀奇吧?”
“用废料编的,卖得又便宜,跟巧工坊的精贵货不搭界啊…”
那横肉男人被问得一时语塞,脸色越发难看。
他显然没料到柳家会冒出这么个小丫头,更没料到她能说得如此头头是道。他本意是想借势压人,要么逼柳家交出“偷学”的技艺,要么吓得他们再不敢来卖货,没想到被一个小丫头说的哑口无言。
“强词夺理!”他恼羞成怒,“总之,以后不准你们再卖这些!否则,见一次砸一次!”他身后的伙计上前一步,威胁意味十足。
柳松和柳桂、柳榆立刻将柳青和柳桐护得更紧,毫不畏惧地瞪回去。场面一时剑拔弩张。
就在这时,两名身着公服的衙役分开人群走了进来,是负责维持市集秩序的差人。
“何事喧哗?聚众斗殴,视王法何在?”
那横肉男人立刻变脸,堆上笑容迎上去:“李头儿,赵头儿,您二位来得正好!这柳家偷学我巧工坊技艺,在此低价售卖,扰乱行市,您看…”
为首的李衙役显然认识他,皱了皱眉,又看向柳家兄弟和散落一地的编织品:“柳家的?柳承宗家的?”
柳松忙躬身行礼:“差爷明鉴,家父正是柳承宗。这些是我家弟妹用编织余下的废料做的小玩意,绝无偷学之事。花样都是小孩子瞎想的,望差爷公断。”
李衙役拿起一个编织品看了看,又瞥了一眼那横肉男人,心里跟明镜似的。
巧工坊仗势欺人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沉吟片刻,道:“市集买卖,各凭本事。既无真凭实据,岂能空口白牙指人偷艺?至于是否扰乱行市…”
他掂量了一下那轻飘飘的、明显是废料所制的玩意,“似乎也谈不上。都散了吧!再聚众闹事,统统带回衙门!”
那横肉男人脸色铁青,却不敢跟衙役硬顶,只得狠狠瞪了柳家人一眼,带着伙计悻悻而去。
人群渐渐散去。
柳家几人松了口气,连忙向衙役道谢。
李衙役摆摆手,低声道:“柳松,巧工坊东家跟县丞大人沾亲带故,你们还是小心些。这些东西,卖可以,别太扎眼。”说完,也带队走了。
危机解除,但柳桐看着一地狼藉,神情沮丧。好多东西都被踩坏不能卖了。
柳桂和柳榆安慰他:“东西坏了可以再做,你没受伤就好。”
柳青蹲下身,仔细地将那些完好的、只是沾了灰的编织品捡起来,用袖子小心擦干净,收到背篓里。
柳桐背起背篓,咬着牙说:“我没事,这些东西,换个地方,还能卖。咱们不偷不抢,没有什么可怕的。”
大哥柳松看着小妹,又看看虽然受挫却依旧挺直脊梁的弟弟们,点了点头:“对!不怕!咱们回家!”
回去的路上,气氛有些沉默。但一种更加坚韧的东西,在兄妹几人之间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