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周氏拒亲 (第1/2页)
大清早喜鹊在屋顶渣渣叫,哥哥们嘻嘻哈哈吃着饭,猜测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柳青看着心思简单的哥哥们,猜测是不是要有媒婆来提亲了。
柳家的儿子们,年纪确实不小了。
大哥柳松都十八岁了,在这个时代,早该是说亲成家的年纪。
他生得高大,随了父亲柳承宗的沉稳性子,是家里默认的主心骨。父亲离家后,他眉宇间更添了几分与实际年龄不符的凝重。
二哥柳桂今年十六,他手巧心细,寡言少语,却将柳编技艺学得最是扎实,工坊里的活计大半由他把关。他的性子也内敛,见到生人甚至有些腼腆。
三哥柳榆十五岁,他长得随周氏,性格机灵外向,负责采买材料和对外跑腿,嘴皮子利索,消息也灵通,是家里的“包打听”。
四哥柳枫才十三,比较活泼好动,还有些毛躁,手艺在兄弟中稍逊,但力气大,肯干活,是二哥的好帮手。
五哥柳桐也是十三岁,跟柳枫是双胞胎,性子截然不同,聪慧沉静,是家里唯一在学堂上学的,平时负责记账、写信,颇有几分书生的气质。
六哥柳杨和七哥柳栢,一个十一,一个才九岁,还是半大孩子,主要在工坊打打下手,跟着哥哥们学些基础。
以往柳家虽手艺不错,但终究是匠户,家境清贫,儿子又多,说亲之事并不容易。高不成低不就,周氏和柳承宗虽心里着急,却也无奈。
可自打柳承宗被荐往京城造办处的消息在村里传开,这风向,悄无声息地就变了。
果然中午吃完饭,柳青正帮着三哥柳榆整理染色的藤皮,就见一位穿着簇新蓝布褂子、头戴一朵红绒花的妇人,笑吟吟地扭进了院子。
“柳大嫂!忙着呢?”妇人嗓门亮堂,未语先笑,是村里有名的张媒婆。
母亲周氏忙从灶房出来,擦着手迎上去:“张嫂子来了,快屋里坐。”
“不坐了不坐了,就几句话。”张媒婆精明的眼神在院子里一扫,精准地落在正埋头劈篾的大哥柳松身上,笑容又热切了三分,“哎呦,柳大郎真是越发精神了!这身板,这气度,一看就是顶门立户的好材料!”
周氏笑了笑,没接话。
张媒婆凑近些,压低了些声音,却依旧能让院里人听个大概:“柳大嫂,我可是给你家带喜讯来了!西头村李地主家的三姑娘,今年十六,模样周正,性子温婉,一手好绣活!李家听说柳师傅去了京城高就,可是动了结亲的心思!就相中你家大郎了!聘礼嘛,好商量!”
柳青明显看到大哥柳松劈篾的手顿了一下,背脊僵硬了几分。
周氏脸上笑容不变,语气温和却带着分寸:“劳张嫂子费心了。只是孩子他爹刚离家,家里事多,大郎是长子,眼下实在离不得。再说,他爹不在,这婚姻大事,总得等他爹来信有个章程才好。眼下实在不是时候。”
这话合情合理,既没拒绝,也没答应,只推说等父亲消息。
张媒婆脸上的笑淡了点,但很快又扬起:“理解!那就等柳师傅好消息!不过大嫂子,好姻缘不等人,李家可是厚道人家…”她又絮叨了几句李家如何好,这才扭着腰走了。
人刚走,四哥柳枫就凑到大哥身边挤眉弄眼:“大哥,李三姑娘我见过,脸上有麻子的!”
柳松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干活去!”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隔三差五就有媒人上门。目标不仅是大郎柳松,连十六的二哥柳桂、十五的三哥柳榆都被惦记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