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匠神系统 (第2/2页)
老三柳榆咧嘴一笑:“包在我身上!定把价钱谈得妥妥的!”
“老四、老五,”柳承宗看向一对年纪相仿,约莫十二三岁的双胞胎,“你俩手艺还嫩,多跟哥哥们学,打好根基。家里杂事、挑水、劈柴,也多分担些。”
老四柳枫、老五柳桐齐声答应。
“老六、老七还小,”柳承宗语气柔和了些,看向两个不到十岁的幼子,“好生听娘和哥哥们的话,不许淘气。”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柳青身上,“小丫…乖乖的,别让娘操心。”
柳青看着柳承宗将家中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心中感慨。这就是她的先祖,一个不仅拥有精湛技艺,更有担当和远见的匠人。
“他爹,京城花费大,这盘缠…”母亲周氏小声提醒,眉间愁绪未散。
柳承宗从怀里掏出一个略显干瘪的钱袋,倒在桌上,是一些散碎银两和铜钱:
“这是这次府城交货结的款子,留下家里必需的开销,其余的我都带上。放心吧,荐书和路引那位公公都替我打点好了,路上能省则省。到了京城,造办处管吃住,只要我能留下,就有月钱捎回来。”
话虽如此,那点银钱看着实在不算宽裕。哥哥们都沉默下来,显然也知道家底艰难。
柳青默默地看着,下意识地扫过院子角落堆放的柳条、竹篾材料。一些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那捆鞣制火候稍过的柳条韧性会差些,适合做…那批新采的藤草品质极佳,若是用来编制…
她猛地甩甩头,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柳承宗将大部分银钱收起,只留下少量交给周氏:“家里就交给你了。”
晚饭后,柳家的气氛依旧被父亲带来的消息所笼罩,兴奋与不安交织。
周氏收拾着碗筷,眉头微蹙,显然还在担忧京师路途遥远,宫廷深似海。哥哥们则围坐在父亲身边,闹闹穰穰地问着关于京城和皇宫的种种想象。
柳承宗耐心解答着,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但偶尔也会流露出一丝凝重。给皇帝做活儿,是天大的荣耀,也是天大的压力,一步踏错,后果不堪设想。
柳青默默坐在稍远些的小凳上,看着是发呆,其实是研究脑海中的【匠神系统】。
系统任务她也想明白了,得干。
她心念微动,尝试“打开”那个所谓的【历史档案查询】功能。
眼前瞬间展开一个半透明的界面,类似一个古老的卷宗柜,但大部分抽屉都灰暗着,标注着“权限不足”或“年代未解锁”。
唯一亮着的标签是“相关人物-柳承宗”,她集中精神“点”开。
里面只有寥寥几条信息:
【柳承宗,杞源县匠户,善柳编。】
【嘉靖三十七年,得荐入京,试工造办处。】
【……检索中……宫廷记录缺失……】
果然!关于柳承宗和龟背纹的确切宫廷记录,在这里也是缺失状态!这与她现代遇到的困境一模一样。系统的这个功能似乎严重受限,更像是一个提示,而非答案库。
它指明了任务目标,确保被记录,但如何实现,需要柳青自己摸索。
柳青又将目光投向柳承宗身边那些从府城带回来的、备受称赞的样品上。心念再动,【材料识别】功能无声启动。
【物品:柳编提盒】
【材料:三年生垂柳条,韧性佳,处理手法:去皮、晾晒、蒸煮定型。】
【工艺:斜纹十字编法,收口处采用绞边加固。整体结构稳固,做工精细。评价:良品。无特殊纹样创新。】
【物品:竹篾衬里茶箩】
【材料:淡竹篾,衬细麻布。】
【工艺:六角孔编法,孔距均匀。评价:中品。常见实用器。】
柳承宗抚摸着那件最好的提盒,对围着的儿子们说道:
“府城老爷和那位公公是赏识我的手艺,可你们要知道,京城能人辈出,造办处更是汇聚了天下顶尖的匠人。单是这手扎实的常规活儿,到了那里恐怕还不够出挑”
他脸上喜色褪去,换上的是匠人对技艺的严格审视和对未来的忧虑:
“万寿节献礼,须得既有巧思,又有吉祥寓意,方能入得上眼。我这一路都在琢磨,该做个什么新样式、新纹样才好……”
哥哥们闻言,也安静下来,跟着一起发愁。吉祥寓意?新纹样?谈何容易。
柳栢问出了柳青想问的:“那爹爹想到了吗?”
柳承宗说:“想是想到了几个,我正在斟酌……”
柳承宗说到这里,似乎是有了灵感,立刻钻进了那间简陋的工棚。他点亮油灯,将平日积攒的最好的材料都翻找出来,又拿出那套被摩挲得油光发亮的工具,开始赶工。
他必须带上几件最能代表他手艺的精品去京城,作为叩开造办处大门的敲门砖。
柳青走到工棚门口,看着柳承宗在灯下专注忙碌的侧影,历史已经注定,她知道先祖一定能想出来。
柳刀在柳承宗手中轻盈地削薄材料,手指翻飞间,一件件精巧的部件逐渐成型。那是一种近乎于道的专注和熟练。
柳青凝神静气再次打开‘匠神系统’。
【工艺分析启动…】
【检测到目标正在制作‘八角玲珑食盒’…】
【结构分析:榫卯穿插,双层叠套…】
【技法识别:挑压绕穿,经纬加密…】
【优化建议:此处收口若采用‘三绞三压’法,密闭性可提升约15%…】
系统提出优化建议的时候,柳承宗已经着手进行改进,用的就是绞压手法。柳青惊叹,先祖不愧是先祖,怪不得能被选中。
匠神系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比人脑速度快,分析准确。
被这种系统绑定,会不会让人的大脑功能退化呢!经常使用,会不会影响储存正常思考能力,把积累的那些经验一点点忘记?
绝对不可以,不能形成这种依赖。
“小丫,站在门口冷不冷,回屋去吧!等长大些爹教你编”
柳承宗见小女儿眼睛一眨不眨盯着自己的动作,担心女儿着凉,放下柳条走到门前领着她回屋休息。
他在家只歇了两日,便再次收拾行囊。这次的目的地,是遥远的京城。
日子仿佛又恢复了平静,但柳家院落里的气氛却悄然不同了。哥哥们干活更加卖力,母亲眉间总带着一丝挥不去的忧思。
柳青则开始有意无意地往堆放材料和半成品的地方凑。
【初级材料洞察启动:三年生河畔垂柳,韧性佳,需再浸泡半日。】
【基础编织原理入门:此经纬编法可加强结构稳定性,但耗料增三成。】
系统提示在她观察哥哥们干活时时不时跳出。她尝试着伸出小手,拿起一根削好的柳条,一股熟悉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
柳青咬咬嘴唇,看来也不是全都忘了,第一天可能是身体没有适应。
“小妹,小心刺着手。”柳桂见她摆弄柳条,温和地提醒。
“二哥,这样…会不会更紧?”柳青尝试交错,本该灵巧的双手,现在又小又笨拙。
柳桂起初不以为意,看着看着,眼神却认真起来:
“咦?这般交叉…似乎确实更吃劲些?”他接过柳条,自己试了试,眼中露出惊奇,“小丫,你从哪儿看来的?”
柳青眨眨眼:“看…看爹以前弄过…”她把功劳推给不在场的柳承宗。
柳桂不疑有他,啧啧称奇:“爹的法子果然巧妙。”